“你是誰?”
小唐僧再怎麼被教得迂腐木訥,一心佛經。
終究是金蟬轉世,一點靈機暗蘊,腦子其實聰明無比。
只不過,他沒辦法經歷,也沒辦法去見識更多,除了佛經和佛光洗腦,沒有汲取到一絲半點的其他知識。
以往的記憶全都清除,恍如一張白紙……
雖說如此,他還是感覺出了不對。
“師父說過,佛門大敵為魔,心魔難斷,莫非我平日裡胡思亂想得太多,滋生了心魔出來,引誘我墮落?”
小孩子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情緒也不懂得掩飾,心中一生出疑惑來,楊林就發現了。
他心念之中輕輕一笑:“你說魔就是魔吧,我是心魔,那你不聽就是,你師父法明,一天到晚只教唸經,他本領高強,也不教你伏魔手段,呵呵……”
楊林的話字字誅心:“我只問你一句,他對你好不好?明明知道你家就在山下不遠處,以他的腳程,算不得遠,心念一動,腳踏千山,很快就可到達,為何卻不送你回家看看?”
“每日裡唸經拜佛,沒有半點閒暇時分,看看其他的小沙彌,小施主,他們有師父疼著,有父母抱著,四處玩耍,開心快樂,你呢?你可還記得你是誰,為何要念經?是普渡眾生嗎?眾生與你何益?”
楊林字字誅心。
他其實不知道怎麼向小傢伙解釋自己的來歷,也不知道怎麼去證明自己的立場。
但是,沒關係。
小傢伙自己就已經給他安排了一個身份。
心魔。
挺合適的,不是嗎?
楊林一點也不擔心小傢伙把這事告知法明和尚,甚至面對佛祖塑像說出來。
能說出“眾生皆苦”的小孩子。
可想而知,他心裡承受了多少的苦。
楊林不知道,法明為何要這樣嚴苛的教導小傢伙。
只是猜測著,這老和尚也許是想培育出小傢伙心底的怨氣和永戾氣,等到那一天,他才有恨天恨地,恨世間不公,恨人間不平。
才有足夠的殺心,以極其冷漠的姿態,斬殺水匪“劉洪”,眼睜睜的看著殷溫嬌自盡身亡,並且,頭也不回的斷去三千煩惱絲,叩首千遍,拜入靈山。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沒經歷過怨與恨,戾氣縱橫,又怎能大愛天下,普渡眾生?
所以,早期成長的歷程之中,法明才是承受著恨與怨的載體,讓小傢伙什麼也不想,只管一心念佛,想從佛經中,求佛法,渡己身……
正因如此,小傢伙不會去告知自家師父,告訴他自己的一切。
他已經習慣了,一個人默默承受著。
其實,在他心裡,會想著,就算告訴了老和尚,估計對方也不會幫他清除心魔,反而會一頓好打。
會認定他拜佛不心誠,唸經不用心,所以,才會心底魔念叢生。
果然,接下來的日子。
小傢伙當真沒有把種種異狀告訴法明老和尚。
他甚至把楊林平日裡的說話,當做解悶的樂趣。
有時心情來了,還會央著楊林說說小故事。
“心魔,心魔,昨天你說的那七個葫蘆娃,救回了爺爺沒有?”
“沒有,這其實是山神的陰謀,蛇精也好,爺爺也罷,都是其中一環,到後來,只是為了把葫蘆娃煉成寶貝……”
好吧,楊林給小傢伙講了葫蘆娃的故事。
當然是黑暗版的。
小傢伙天生聰慧,什麼佛經,他只要一眼掃過,就可以倒背如流。
故事裡的道理,他當然也聽得懂,學得會。
平日裡他仍然是那副木訥茫然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