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兄弟情濃

及第,後官至六品主事,只因仕途鬱不得志,便將希望寄託於兩個兒子身上。

潘緯博將長子取名“聞書”,將次子取名“聞卷”,便是希望兩個兒子能終生浸潤於書卷之中,於學海中孜孜不倦,將來能以讀書換取自己的功名與前程。然而潘聞卷的大哥潘聞書卻始終不好讀書,只喜愛買賣經商。唯有潘聞卷繼承了父親遺志,勤敏篤學、好學不倦,年紀輕輕便已科舉大成,之後為官,一路暢行無阻,如今才五十二歲就已成了大乾吏部尚書。

於是,潘家經過多年經營,老大潘聞書已成長安城一方鉅富,據聞府中金銀如山,光內外宅子就有十數間,還有東西兩市的許多店鋪,都是潘家的產業;老二潘聞卷又接連升官,如今官至三品尚書,加之身後投靠的還是當今八皇子晉王,是以,潘家就成了這遠近聞名的一方豪門巨戶。

從來都是潘家人欺負外人,哪怕潘家的一個下人,在坊間行走也是無人敢惹,哪見過外人倒反過來騎到潘家人的脖子上?更何況,這一次被欺負的還是潘聞書的獨女——潘豔群。

在潘聞卷眼中,只因潘豔群是他大哥的唯一愛女,他這位叔父自然也愛若珍寶,打小就將她當做自己親生女兒一般對待。如今,耳聽得自家的愛女竟“慘遭青衣衛毒打,險些命喪青衣衛地牢!”那潘侍郎當時就火冒三丈,差一點就要找徐恪去算賬。

可他事後一想,頓時就冷靜了下來。

試想當時的徐恪,雖不過五品的百戶,可他畢竟是天子欽點之人,手裡還有一把御賜“昆吾劍”,朝中有幾人敢攖其鋒芒?

更為要命的是,那徐恪身後所站的不是他人,乃是當朝四皇子,魏王李縝,任潘聞捲心中有再大的怨氣,他也不敢與魏王作對。

於是,潘聞卷就只能將這事隱忍了下來。

隱忍的久了,他也就將“愛女受辱”一事漸漸淡忘。甚至於,他見徐恪屢次逢凶化吉,官階也越升越高,年僅二十一歲就成了大乾最為機要的青鏡司千戶,他心中竟還興起了結交之意。

前些天趙王李義親自來到吏部,吩咐他辦妥舒恨天升官一事。潘聞卷將此事仔細推敲了一番,心中頓時有了兩個主意。其一、舒恨天升任青鏡司百戶,自然是徐恪所請,趙王對這件區區小事竟能如此熱心,此足見趙王待徐恪之好,如此看來,似徐恪這樣的人物,委實不要去得罪為好。其二、既然辦妥舒恨天任百戶一事,于徐恪有利,那就不妨將這件事辦得格外熱心周到一些,自己趁此機會,何不與對方好生結交?

於是乎,潘聞卷就於今日一大早,帶著一張“熱臉”與一副“好心情”,興致勃勃地趕來了青鏡司,就在來的路上,他心裡還在想,幾個月前,我與這徐無病還曾一道在戶部共事,當時我便是他的上司,如今我放下老臉,主動前去結交,對方就算不感恩戴德,無論如何也會給我幾分面子。

潘聞卷幾乎忘了,就在去年秋日,徐恪初任戶部經歷,頭一天上值就把他潘府的贅婿章博給打得鼻青臉腫……

當時在潘聞卷的腦海中,全是與徐恪互道寒暄,兩人相互恭維感激了一番,此後就唇齒相依、結為良朋益友的畫面。

……

……

如今,只是轉眼之間,潘聞捲走出了青鏡司之後,滿腦子都是對徐恪的不滿與憤恨,甚至於,想到難受之處,那潘尚書對徐恪已恨得咬牙切齒。

“徐無病呀徐無病,你這個來歷不明的賊骨頭,不知是走了什麼狗屎運的小白臉,不知天高地厚的下賤胚子!你今天也別得意太早,總有一天,我潘聞卷叫你死得難看!”

一直到潘聞捲走出青衣衛的大門,走上自己的簇新馬車,他心裡還在對徐恪罵個不停。

剛才還想著與你結交,就因為些許小事,轉眼就能與你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