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之人,前面差一點都被你一劍刺死了!”他心中一動,不待徐恪出聲,便主動將手中的神王令交還到了徐恪的手裡。
“這個……還給你!陸某今日,欠你一個人情,來日定會奉還!”
徐恪冷冷地接過了神王令,放入了自己的胸懷之中,兩人再不多言,遂就此別過。
陸火離跌跌撞撞地衝到了神王閣大門之外,卻見那位守門的白髮老者兀自神情倦怠地坐在門前,依舊在懶洋洋地曬著太陽,見陸火離出來,甚而都懶得去看他一眼……
天空中的那一輪夕陽,已緩緩地從西面墜落,夕陽的餘暉打在陸火離的身上,將他一個瘦削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此刻,就連空中的這一抹殘陽,彷彿也在為陸火離的徒勞無功而感到可笑!
終於,陸火離歪歪斜斜的身影,就在那一抹斜陽略帶嘲笑的目光中,緩緩地隱沒了……
【作者說兩句】:
這部《神洲異事錄》寫到這裡,已經200萬字。然而,小說卻成了一部無推薦、無訂閱、無收入的“三無”作品,對於作者而言,這實在是一種悲哀,深深的悲哀!
於是,作者內心,也陷入了一種巨大的仿徨與矛盾之中,想要繼續筆耕不止,卻不知道,這種堅持還有多少意義,想要就此擱筆,心裡卻還是有所不甘。
而且,還非常地不捨!
就如小說中的陸火離,手持他的五尺流霜劍,想進進不去,想退又不甘心,於是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之中,既不斷掙扎,又漸至絕望……
小說中的人物,彷彿都是受命運所操控,小說的作者,何嘗不是也受命運所擺佈呢?這部小說,作者本打算精心佈局,寫出一個宏大而耐人尋味的故事,孰料,寫到200萬字了,竟然成了一部“三無”作品,這讓作者,或多或少,都是有些意料之外的。
我準備了800萬字的內容,可是200萬了,依然無人問津,後面的600萬字,還有必要去呈現麼?
每一個作者,都渴望自己的文字,能得到讀者與市場的認可;每一個寫手,都渴望自己的艱辛付出,能得到一定的收穫與回報。如果這種願望與收穫之間,已經嚴重地不成正比,那就說明這部作品本身,必然是有問題的,至少,沒有作者心中所想象地那般出彩!
資料說明一切,資料是硬道理,這也怨不得別人。
因之,作者決定,暫緩寫作,休息幾天,還是要想一想,仔細地想一想……
恰正如那位自命不凡的“流霜劍仙”陸火離,他明知想要找到心中的那把神劍,希望極其渺小,然而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跨入了神王閣的大門!雖然,陸火離最終也只得選擇無奈地接受命運,默默地選擇放棄……
相信,不單單是陸火離,每個人的心裡都藏著一把“神劍”。作者的心中,也在呼喚著那一把“絕世神劍”,可是,劍在何處?何時可得?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