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章 醫道傳承,情鑄輝煌

深深行禮,眼中滿是感激與敬意。

為了全方位提升現有教師的教學水平,蘇然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她廣發邀請函,廣邀各地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杏林高手,來到醫學學堂,分享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與豐富的臨床經驗。

在一次交流活動中,一位來自遙遠西域的醫家不遠千里而來。他身著異域服飾,帶著神秘而獨特的氣息。此次,他帶來了一種別具一格的正骨手法,據說這種手法在西域流傳已久,對治療各類骨傷有著神奇的效果。

蘇然與教師們早早便圍坐在寬敞的講學廳內,全神貫注地聆聽醫家的講解。醫家手持人體骨骼模型,詳細闡述著每一個正骨的原理與要點,蘇然與教師們的目光緊緊跟隨,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細節。演示環節,醫家邀請了一位志願者,現場展示正骨手法。只見他手法嫻熟,動作精準而有力,瞬間便引得眾人驚歎連連。

演示結束後,講學廳內瞬間熱鬧起來。眾人圍聚在醫家身旁,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自己的見解與心得。有的教師結合自己過往的臨床經驗,提出不同的看法;有的則虛心請教,希望能進一步瞭解手法的精髓;還有的相互交流討論,探討如何將這種新手法融入日常教學與臨床實踐中。透過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教師們的教學水平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不斷邁向新的臺階,教學理念也愈發先進與多元。

在考核機制方面,蘇然和李明軒大膽突破傳統,摒棄了單一的考試模式,決心採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全面、客觀地檢驗學生們的真實能力與素養。除了常規的理論考試,他們還增設了實踐操作考核、病例分析考核以及醫德考核。

在一次實踐操作考核中,學堂精心佈置了模擬的醫療場景。場景內,道具逼真,“患者” 們或痛苦呻吟,或焦急求助,營造出緊張而逼真的氛圍。學生們身著素色醫袍,神色緊張而專注,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對 “患者” 進行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

蘇然與其他教師們站在一旁,目光如炬,仔細觀察著學生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詢問。他們手中拿著記錄板,詳細記錄下學生們的表現。一位學生在診斷時,仔細詢問 “患者” 的病史、症狀細節,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在治療時,手法嫻熟,動作沉穩,展現出紮實的基本功。蘇然微微點頭,露出讚許的目光。而另一位學生則稍顯慌亂,診斷時有所遺漏,治療方案也不夠完善。教師們在一旁輕聲提醒,引導學生思考改進。

這種考核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檢驗了學生們的實際能力,不僅考察了他們的專業知識,更注重實踐操作、臨床思維以及醫德素養,確保每一位從學堂畢業的學生,都真正具備成為一名合格醫者的素養與能力。

就在他們全力完善教學體系,醫學學堂逐漸步入正軌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病如陰霾般迅速籠罩了整座城市。起初,只是街頭巷尾偶有幾人出現不適症狀,可短短數日,疫情便如野火般迅速蔓延,整座城市陷入了恐慌之中。

這種疫病症狀詭異而離奇,患者先是記憶力減退,常常丟三落四,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轉瞬即忘;緊接著,行為變得異常怪異,時而沉默寡言,時而胡言亂語,舉止毫無邏輯。而且病情發展極為迅速,短短几天時間,便會危及生命。城中的醫館人滿為患,大夫們面對這種前所未見的疫病,紛紛束手無策,焦急萬分。

蘇然和李明軒得知訊息後,心急如焚,立刻投身到這場與病魔的生死較量中。李明軒迅速行動起來,他身著長袍,奔波於大街小巷,組織城中的青壯年、醫護人員以及志願者,對患者進行隔離治療。他親自前往各個隔離點,協調物資供應,確保藥品、食物、被褥等物資充足;安排醫護人員輪班值守,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