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好鞋子後,朱元璋大手一揮,帶著隨行眾人直奔城郊糧庫而去。離得老遠的地方,他就瞧見糧庫外那堆積如山的糧食,不禁大喜過望,脫口而出:“王小天誠不欺我!”
此時,看守糧庫的倉大使聽聞皇上大駕光臨,頓時慌了神,趕忙率領一眾手下匆匆趕來迎接。見到朱元璋的那一刻,眾人“撲通”一聲,齊刷刷地跪倒在地,齊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神色威嚴,微微擺擺手,說道:“都起來吧。走,咱們一同去看看糧食。”言罷,便邁著沉穩的步伐,朝著糧庫走去。
來到糧庫內,朱元璋放眼望去,只見糧庫裡堆滿了糧食,心中滿是愉悅。他隨即吩咐人將那三種作物取來,想要親自檢視。不多時,手下將作物呈到跟前,朱元璋仔細端詳,果然如王小天所說,皆是上好的糧種。
接著,朱元璋憑藉腦海中記憶的做法,命人把玉米磨成粉,將紅薯和土豆上鍋去蒸。待玉米麵磨好後,又讓人將其和成麵糰,做成窩窩頭再蒸熟。朱元璋看著這些作物,喜愛得愛不釋手。
過了許久,侍衛端著蒸好的窩頭、紅薯和土豆來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率先拿起一個土豆嚐了嚐,入口雖有些澀嘴,但味道還算可以。隨後,他拿起紅薯咬了一口,那香甜軟糯的口感瞬間在口腔中散開,頓時讓朱元璋食慾大增,不一會兒就把整個紅薯吃完了。這時,他又拿起蒸好的窩頭咬了一口,窩窩頭帶著玉米特有的甜香,只是口感有些粗糙,吞嚥時會喇嗓子。不過,朱元璋心裡明白,即便這窩頭喇嗓子,可對老百姓來說,這無疑是活命的好東西。
朱元璋思索片刻,想到早稻即將成熟,屆時正好能騰地來試種這三樣作物。當務之急,是要開始育種工作。於是,他立刻吩咐手下的錦衣衛通傳下去:整個金陵,每個村子都得選派兩名經驗豐富的種地老人前來。朱元璋打算親自給這些人集中講解這幾種作物的種植方法,從育種、播種到日常打理,所有環節都要細細說明。
很快,到了第二天,金陵各個村鎮都按要求派出了至少兩名老人,紛紛趕來學習種植新作物。畢竟能聆聽皇上親自授課,還能近距離一睹龍顏,這樣的機會誰都不想錯過。
很快,朱元璋便開始授課,教眾人如何育種。他說道,玉米較為簡單,可以直接播種。但紅薯和土豆屬於根莖類植物,必須先育苗才能更好地種植。就拿土豆來說,若是土豆發了芽,既可以整個直接種下去,也可以切成小塊,不過要確保每一塊上都有芽眼 。
紅薯育苗確實比玉米和土豆育苗複雜一些。選擇背風向陽、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建溫床。床底先鋪一層約四指厚的騾馬糞等釀熱物,澆水使其溼潤,再蓋一層兩指左右的細土。
出苗後要及時查苗補苗,間去過密的幼苗。當苗高一掌時,可進行追肥。
朱元璋耐心細緻地將種植的所有要點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眾人後,便下令給各村鎮分發數量充足的糧種。此時,早稻已經順利完成收割,天時地利,正是種植這三種新作物的絕佳時機。
朱元璋神情莊重,目光掃過臺下眾人,語重心長地要求大家回去之後,務必把這些種植知識傳授給更多的百姓,讓家家戶戶都能掌握。
起初,眾人對這三種從未見過的作物心存疑慮,畢竟它們模樣新奇,和以往種植的糧食大不相同。但當朱元璋讓人煮了部分作物,讓大家品嚐後,現場的氣氛立刻發生了轉變。大家品嚐著香甜的紅薯、口感獨特的土豆和散發著穀物香氣的玉米制品,紛紛被這些新食物的味道所折服,一時間,人群中滿是讚歎之聲。
眾人回過神後,紛紛跪地,對朱元璋感恩戴德,感激皇上心繫百姓,不辭辛勞為大家尋來如此優質的食物。他們鄭重承諾,回去之後,一定會按照朱元璋所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