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當中兩個人同意,傅傳書也無話可說。三個向行人問清路徑——西湖西北角——棲霞嶺南麓。因為他是抗擊異族的英雄,而清朝滿人與金朝金人都是外族入侵中原,而嶽王爺則抗擊金人的不世出的大英雄大豪傑,是漢人中的信仰。清廷雖未禁止漢人拜謁嶽王墓冢,只是將這嶽王廟規模以大化小,以期他對漢人的影響,甚至完全消失,因為他們不想讓漢人反對朝廷,要他們安分守己,這樣天下豈不是太平,這也是皇帝的意思。只可惜世上反清復明的人不是少了,而似乎又多了起來,尤其讓皇帝震怒的是,今年元旦復明社的那幫逆賊竟率眾賊攻進紫禁城,守衛京城九門提督竟束手無策,無法可施,還是大內四大高手聯袂出手,擊傷賊首再化險為夷,如果不是四大高手及時出手,那麼後果真不堪設想,最後皇帝下詔天下各處嚴拿反清復明的魁首——復明社的幫主丘方絕——只是這丘方絕幫主身為一派的首腦,自然武功卓絕,做到幫主之位,絕非泛泛之輩,往往神龍見首不見尾,派去的官兵和投靠清廷的武林人士總是無功而返,讓皇帝更加惱怒異常,下詔書凡能拿其首級見朕封為額駙,可以迎娶和碩公主,那麼將來便為和碩額駙,貴為人臣,那是極榮耀顯貴的事情。可惜的是至到現在一無所獲,那些可望做和碩額駙的人只有望洋興嘆,命中無福了。
這些事情已在江湖上不徑而走,傳得沸沸揚揚,盡人皆知。袁承天他們一路南行,自然聽到坊間所傳復明社攻打紫禁城的事。當然皇帝並不知情,對民間的疾苦一無所知,全被朝中權臣矇蔽。其實這次天下瘟疫大行,皇帝批閱奏摺時已知,日夜不寐,雖然漢人時有反抗,可是他還是儘可能使用懷柔的政策,緩和滿漢之間的予盾。其實他本性良善,是個好皇帝,他不希望天下多有殺戮,那樣是違揹他的初衷的,可是他的政策到了下頭,便敷衍了事,全沒把皇帝的詔書當回事,你說可惡不可惡!自古以來皆如此,皇帝也有無奈的時候,也有被權臣挾持的時候——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行徑不是這樣麼?
嶽王廟看起來規模不算宏大,可是卻威嚴盡出,一派氣象萬千。因為這裡供奉著為民為國的大英雄。自古以來人人敬英雄,鄙視那些出賣國家利益的奸賊。就連乾隆皇帝也說洪承疇、祖大壽、馮銓之輩生前對崇禎帝大節有虧,國家危亡不能臨危授命,是為不忠不臣之輩,是以將這些人列入了二臣傳,在皇帝眼中這樣人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禮儀廉恥喪盡,為了他們眼中的榮華富貴可以為所欲為,戮殺自己同胞比敵人還賣力,他們每個人中的雙手之上無一例外都沾滿自己同胞的鮮血,這鮮血染紅了頭上的花翎頂戴,雖然生前榮光,可是死後卻罵名萬載,在百姓眼中是亂臣賊子!
他們拜謁完嶽王爺墓冢,轉過山道,忽聽前面有人呤道:“忘斷江南愁不眠,江上垂釣思姜尚。我今欲之夢吳越,不見錢王笑青天。堂前有客學武穆,怎奈此生不如他。我今歸來看天下,當年武穆踏山河”。傅傳書他們三個人聽這人聲音宏大,氣勢豪邁,遠非常人所能比擬,想來定是個不凡的人物。
他們隨聲看去,山蔭濃密處轉出一個衣飾平凡的中年人,長髮蓬蓬,似丐非丐的模樣,讓人一時半刻瞧不出他的底細來歷,全沒有世外高人的樣子。三個人心中納罕,他適才所吟之詩氣勢豪邁,應該是個不凡人物,誰知一見之下失望之極。這人也不在乎別人目光,只看了三人一眼,便徑自而去。
傅傳書道:“師妹,你看這人像不像乞丐?怪哉!乞丐也能做這樣的詩?決然不是,一定是別人做的詩他自己拿來在張揚自以為是!”袁承天心中並不這樣以為,他覺得這中年雖不修邊幅,但走路卻塵土不沾,顯然是個武林中人,尤其他蓬亂頭髮遮蓋下那雙眼眸閃出奪人的眼光,讓人心中生寒,所以他定是以這不修邊幅的外貌迷惑世人,以達到隱藏起來自己的本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