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圓形機器的外罩是精鋼製成,我由底部向上看,原來外罩之下,布滿了長短不一的稜鏡,粗略估計,至少有數千隻之多。最簡單的,自然是三稜鏡;最複雜的,我猜應該是目光所及的七稜鏡。雷射束透過稜鏡投射下來,然後又透過官大娘後腦勺枕著的一隻球形半凹鏡反射回去,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在此過程中,雷射穿過了官大娘的大腦,分析她的大腦皮層正在進行的精神活動,一去一來,就有雙倍收穫。
第122章 親歷稜鏡靈魂分解(2)
在物理學中,對於稜鏡的定義是這樣的——由兩兩相交但彼此均不平行的平面圍成的透明物體,用以分光或使光束髮生色散。
據我所知,稜鏡在光學儀器中應用很廣,按其性質和用途可分為若干種。例如,在光譜儀器中把複合光分解為光譜的稱為「色散稜鏡」,一般採用等邊三角稜鏡;在潛望鏡、雙目望遠鏡等儀器中改變光的進行方向,從而調整其成像位置的稱「全反射稜鏡」,一般採用直角稜鏡。
目前我所見的,已經遠遠突破了物理定義中的稜鏡結構。
簡單推算,七稜鏡對雷射的分解能力必定數百倍於三稜鏡,它所帶來的科研變革,已經超過了普通人的想像力極限。
簡娜向我解釋:「夏先生,『鏡室』的操控原理是這樣——根據折射定律,光線經過最簡單的三稜鏡,將兩次向底面偏折,出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q叫做偏折角.其大小由稜鏡介質的折射率n和入射角i決定.當i固定時,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偏折角,在可見光中偏折角最大的是紫光,最小的是紅光。『鏡室』在光學理論上的最大突破,就是我們將可見但不可解讀的光波最終轉換為數字控制的語言,精確破譯,精準表達。每次雷射透過研究物件的大腦皮層,就給我們帶來一組真實可見的資料。世界各國的超級物理實驗室都在進行類似研究,但只有我們『鏡室』率先撞線,抵達終點。有了這種稜鏡分析機,等於是向人類靈魂探索邁進了一大步,更新的超高速分析機正在研製當中,很快就要面世,到時候就能領先全球二十年,使得『鏡室』成為靈魂研究的世界中心,猶如美國的矽谷一樣。」
她畢竟還是一個科研工作者,一想到「鏡室」未來的光輝前景,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感。
我深表贊同:「新科技面前,每一個國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歐美絕對不會再度遙遙領先。真心希望你們的『鏡室』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
簡娜一笑:「夏先生,你現在也是『鏡室』中的一員,何來『你們的』一說?」
我這才想起,昨天自己已經接受了竹夫人的委派,暫時代掌鬼菩薩原先的工作。
「機器最後一輪雷射探測結束時,就會發出警報,然後自動關機。」簡娜說。
我看不出哪一束雷射是屬於桑青紅的,如果有,我寧願將它單獨滅掉,將桑青紅永遠禁錮於虛空的精神世界之中,免得她總是惡意搗亂。
簡娜看看腕錶:「還差一小時,我們還有時間坐一會兒,聊一聊。」
機器的左前方有一個小小的圓形會議桌,旁邊擺著六把椅子。
我和簡娜走到桌邊,拉開椅子,謙讓著入座。
簡娜說:「夏先生,結束了官大娘的事,不管是你還是我,都可以鬆口氣了。」
「是啊!」我重重地點頭,「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走得太急,總是容易出紕漏。」
簡娜開啟記錄夾,從中取出一張便簽,放在我面前。
那便簽是翠綠色的,正反兩面都布滿了竹枝暗紋。便簽上有兩行宋徽宗瘦金體小字,寫的是「恭喜上任,新官三把火,燒到綠景嘉園。事已了,勿念,專心做事,必能成功。」
很明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