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肩向西南走,沿著轆轤把街直行,走上芙蓉街。
前面五十步之外,街左即是關帝廟。
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間段,關帝廟門口的長明燈也顯得有些晦暗,無法照得更遠,只能點亮門口幾個平方大小的地面。
現在,廟門口空無一人,那些運送關二爺神像的人想必已經完成了工作退去。
「『秦王會』的人越來越囂張,這可不是個好兆頭。」石舟六合低聲自言自語。
第179章 石舟六合(2)
我們走近關帝廟,裡面有人向外探頭,隨即跑過來稟報:「大人,『秦王會』傳訊,請您在關帝廟等,他們即刻有會中大人物過來。」
石舟六合冷笑:「大人物?『秦王會』的大人物全都固守晉中長安,怎麼可能到山東濟南來?這些人自我膨脹到一定程度,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好吧,請他們來,必要時,聽我號令,一網打盡。不過,告訴其他人,動手時乾淨一點,不要弄得血汙滿地。」
那人隨機吹響了一隻小指粗細的銅哨,哨音中極多變化,時長時短,時高時低,應該就是表述石舟六合命令內容的暗語。
「進廟去。」石舟六合做了個「請」的手勢。
我沒有盲目自大,而是謙遜地請她先走。
關帝廟的結構比較簡單,因為芙蓉街這邊的地價、地皮實在是又貴又稀缺,即使再有錢,臨近的商鋪、住戶都不願意騰出更多地方建廟。於是,關帝廟只能委屈求全,隨地形地勢而建,只有一大間廟堂,裡面供奉關二爺、周倉、關平的神像。
我和石舟六合進廟,剛剛走到院子中央的放生池,前面大殿中就燈火大亮,照得院中如同白晝。
借著燈光,我看到關二爺仍然屹立在神壇之上,與平時所見,沒有任何異常。
石舟六合繞著放生池轉了兩圈,手按欄杆,向水中望去。
池子裡的水來自於芙蓉泉,旱季不涸,雨季不澇,具有相當的靈性。現在,池子底下鋪著厚厚的一層硬幣,都是善男信女們進廟祈福時拋下去的。
「燒炷香?」我問。
這是參觀關帝廟的規矩,凡是進來者,必須要焚香叩拜,因為關二爺是有兩重身份。第一重,他被江湖武術界尊稱為「武聖」,是江湖人物「講義氣、重感情」的偶像;第二重,他又被商界人物尊稱為「武財神」,與文財神趙公明等並肩而立,不分高下。
老百姓對於關二爺的愛戴是發自內心的,根本無需任何官方的道德綁架,所以這個廟雖然小,卻香火鼎盛,人氣極旺。
石舟六合點頭:「是啊,中國人對於關雲長的景仰不亞於我們日本人對織田信長、武田信玄等等那一代人的尊崇。見賢思齊,尊重前輩,這是好事。」
我們並肩走入正殿,各自取了三支香。
這是在中國濟南,我是主而石舟六合是客,所以我請她先敬香。
仔細觀察之下,我能看出,關二爺的神像腳下有速幹水泥修補過的痕跡。
那些工人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神像由老宅搬回來,這一點並不值得我稱奇,但是神像沒有任何動力、助力的情況下,是怎麼從關帝廟東行數百米進入老宅的?而且,我很清楚老宅的大門口無法容神像透過,他只能是逾牆而入。
如果硬要解釋,我只能說爺爺採用了「五鬼搬運」或者類似的奇術,才達成了這種結果。
石舟六合先把香插入香爐,然後在神壇前的舊蒲團上跪倒,雙手合十,連磕了三個頭。
「請神通廣大的關二爺保佑,容我們全身而退,離開中國,回日本去。中國和日本是一衣帶水的兄弟鄰邦,未來必定能夠為亞洲和平共同努力。」她又輕聲祈禱。
我看著石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