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妝檯上擺著一臺黑色的膝上型電腦,螢幕敞開,電源指示燈閃爍,正處於休眠狀態。
我走進去,拿起筆記本,又轉回到書房裡。
電腦的桌面上有幾十個資料夾,其中一個的名稱為「鏡室」。
我進入那個資料夾,看到了多達幾百幅圖片。等我一一翻看這些圖片之後,頓時如遭雷擊。
所有的照片都拍攝於山大附近,目標為鏡室外面的一樓。表面看,那個建築物非常不起眼,成了鏡室上面最出色的偽裝保護層。
一組照片拍攝的是一樓內部,但當拍攝者進入電梯按下下降按鈕時,電梯卻一直報錯,一動不動。
另外一組照片拍攝的是小樓的後面,一臺超小型的挖掘機正在距離小樓二十步遠的地方挖土。
接下來的一組照片顯示,挖掘機深入地底,然後橫向挖掘。按照紅袖招此前的解釋,鏡室消失後,小樓下面都是沒有擾動過的原生土壤,證明那龐大的地下建築物從未存在過。
還有一些照片,大概是拍攝於地震監控臺的內部辦公區,上面顯示的資料表明,山大南路中段曾經發生過地下震動,但沒有對地表造成任何影響。
看過這些照片後,我獲得的最直觀感受就是,在一隻幕後黑手的操縱下,鏡室移走或者下墜,旁邊的土壤橫移補位,完美地補足了建築物的空缺。
「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我無聲地感嘆。
反過來說,世界上又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衛星上天、移民外太空、外星幽浮……一切曾經被高階科學家嗤之以鼻的「不可能」之事,最後全都出現在公眾面前,變成絕對合理、完全可能的東西。
我試著猜測,還有一種解釋是貌似合理的,那就是鏡室可能存在「備用方案」。
涉獵過高階軍事知識的朋友會知道,大國的國防部門對於戰時指揮所都使用了「備用方案」。當最高核心指揮所暴露時,備用方案馬上自動啟動,透過早就設定好的液壓裝置,令指揮所建築物直接沉入地底,同時使用高強度混凝土填充到空缺位置。如此一來,無論敵方發射鑽地還是派出刺殺小隊,都會撲空,並遭到武裝部隊的就地圍殲。
以鏡室在科學界的重要地位,它應該會具備這種「備用方案」。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危險警報會觸發它的「備用方案」?
照片看完,旁邊還有一份說明文件,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件中說,鏡室的建立具有強烈的前瞻性,根本就不是為了現在的科學研究而組建。它的研究方向處於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應該是以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為主幹,又以唯心主義幻想思想為雙翼。要想分析鏡室,就要具備這兩種思想,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這文件應該是紅袖招所寫,很多句式帶有她的個人語言風格。
她分析,鏡室隱入地底,是戰略性撤退,用來迷惑敵人。同時,鏡室並非孤立存在,地面之上肯定還有與之配套的觀察、反制、清剿、留守隊伍(或者說是部隊亦可),是一個超級龐大的聯合機構。
那麼,試著分析一下到底是哪一方面敵人入侵導致了鏡室的激烈反應?
首先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一定是江湖勢力雲集於此,導致鏡室應接不暇——這種可能性不是太大,因為鏡室既然敢矗立在城市中央,並未像51地區那樣,直接與外界切斷聯絡,造成堅壁清野的軍事化管理狀態,就是不懼於外敵透過物理手段進攻。
既然非唯物主義形態的進攻,那就只剩下一點了,即唯心主義層面上的進攻,也就是奇術領域的戰鬥。
紅袖招的這篇分析報告並未寫完,或者說,她對於覬覦鏡室的勢力具體是誰,還沒有真憑實據。
這些資料狠狠地給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