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著《遊記》家喻戶曉,被稱為世界一大“奇書”。今天,馬可&;#8226;波羅及其《遊記》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國際性、綜合性的學科——馬可&;#8226;波羅學。
第二十二章:不爭
第二十二章:不爭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筆者字面理解
曲則全,枉則直,
有曲折才有全面,有彎曲才有伸直。引申意思為:能夠隱忍委屈的人,他的心境一定是很完全的。能夠涵受冤枉的人,他的心性一定是最坦蕩率直的。
窪則盈,敝則新,
有凹陷才有裝滿,有舊才有新。引申意思為:能夠低調謙虛的人,他的心靈一定很充盈圓滿。能正視自己不足有德之士,他的心地一定非常清新。
少則得,多則惑。
有少才有多,太多就會無所適從。引申意思為:能夠減少自己慾望的人,他的心境反而更充實,得到的反而更多。所以說貪求外在物質的人,他的內心是最迷惑的。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所以,聖人抱定一個信念:就是順其自然的法則而行事,他們足以成為天下的楷模。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長。
不顯示自己,所以開明;不自以為是,所以才能光明正大;不要功自傲,所以才能立下奇功;不自吹自擂,所以能長治久安。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由於不爭,所以天下也就沒有人和他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古人說“有曲折才有全面”,不是假話?只有經得起曲折道路考驗的人,全面的勝利就會歸他。
筆者感悟
本章老子用辨正法的觀點為我們闡述了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處世哲學。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是用辯證法的觀點闡述“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的哲學思想。
“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是“虛懷若谷”“謙虛謹慎”的處世哲學。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無為無所不為”最高境界的處世哲學。
老子提出:“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曲,枉,窪,敝是人人都討厭的,他卻認為全,直,盈,新,就在其中,只是這個道理一般人很難理解罷了 。我們如果能自我檢討,反省,不僅“人不知而不慍”,而且任勞任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態度謙遜,保持內心的空虛無慾。我們的心將會更加開放,頭腦清晰;瞭解宇宙間無所謂新舊,便不會貪新而厭舊。“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須要效發聖人的修養處處謙遜不爭,退讓,才為人所推崇;捨己為人,反而能身受其益。因此,老子要人守柔,居下,要人無知,抱朴,要人居於反面,實是使人到達正面的途徑。“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愈幫助人,自己愈充足;愈給與人,自己愈富有。
這裡的“不爭”不太好理解,既然是不爭,為什麼別人還爭不過他呢?其實不爭是個辯證法關係,如果一個人他處處都幫助別人,有好處處處都讓給別人,別人都在他這裡得到了好處。當大家都來幫助他,都把好處讓給他的時候,他得到的還會少嗎?這就是不爭的奧妙所在。
忠心耿耿的房玄齡
忠心耿耿的房玄齡
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