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評委問:“哦哦,是這樣的呀,盧師傅給你裝修房子啦?是不是要結婚啦?”
“正準備呢。”
“那祝賀你呀。”
“謝謝蕭老師。”
“哎,小邢呀,我問你,那塊石頭還在嗎?”
“哪塊石頭呀?”
“就是,你們說形態像公雞的那一塊。”
“哦,那塊石頭啊,不是說了還有一個主嗎?他呀,總以為我們兩個揹著他做事,一直不相信我們,強行把石頭拿去保管,我們也不好和他爭了,石頭就一直放在他那兒,也不知現在還在不在。”
“那你想辦法聯絡到他,我們協會正在收集品種拍照編書,那塊石頭因為形象上很有象徵意義,而且主要是我做的鑑定,我就希望能夠入選,給你們提供一下展示的機會,你問了以後及時給我打電話。”
隔了三天,蕭評委又來電話問。
邢毅趕緊說:“前兩天太忙,昨天我才去問了,說那塊石頭已經被人買走了。”
“買走啦?賣給誰了?”
“是一個外地人來買的。”
“多少錢就給賣了?”
“他不說,我也不好多問。”
“誒,可惜了。”
“不過,他現在又搞到了兩塊。”
“搞到了兩塊?怎麼得來的?”
“還是不透露。”
“你見到石頭啦?”
“見到了,也是紅紅的,我去拍照給你看?”
“你用的什麼相機?”
“就,有鏡頭有膠捲。”
“這會很一般的,不行,要用近攝鏡頭。”
“近攝鏡頭?”
“是呀,鏡頭一般不會有人用的,最好是拿到省頭來拍照。”
“我試試看,不知道這次他還會不會那樣小家子氣。”
“好好商量商量,給他說清楚對外宣傳的好處。”
“我去試試。”
邢毅回到小小村,與老木匠一起進洞,也不挑選,按擺放順序扒弄兩塊出來,擺在桌面上,前後左右觀看,琢磨一陣。
老木匠問,要不要雕刻基座。
邢毅說:“先不忙,送去給專家看了,再作決定。”
石頭用棕皮包裝好,先給蕭評委打通電話:“這回想通了,願意送來省裡,請專家來拍照鑑定。”
“那好,你們來了以後還住那個賓館,打電話我就過來。”
第四天,邢毅帶石頭到省城,住進了賓館,隨即給蕭評委打電話:“我到了,還是住老地方,還有一位坐後面一班車來。”
蕭評委很快趕來,握手寒暄幾句,左右看看,問:“那一位是怎麼回事?”
邢毅搖手說:“別說了,臨上車,突然接到家裡電話,說豬吃了人家菜,被抓走了,他就趕回去處理,讓我先來,他趕後面一班車。”
蕭評委說:“他家養的豬吃了人家菜?”
“是囉,一頭大肥豬呢,留著過年的。”
“那他家裡沒人啦?”
“老婆孩子,還有老母親,都是乾著急沒辦法呀。”
“他來了怎麼和你聯絡?”
“我用賓館的電話打回去了,他到了直接過來就是。”
“那我們……”
“蕭老師稍安毋躁,還是先喝茶,聊點別樣,等他來了,先看石頭,然後你再當面品鑑。”
“那我們要等多久呀?”
“我想不會太久,打電話給他時就說馬上到車站,估計現在已經到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