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梁中書便吩咐索超開始準備,一邊打拴擔腳,一邊點齊軍人。賞了二百貫,十頭肥豬,兩隻羊、五十罈好酒。讓索超好生去辦。
次日,他叫來索超到廳前候命。梁中書走出廳來,問道:“索將軍,你打算何時動身?”
索超上前躬身稟報道:“稟告恩相,我打算在明早準時出發。請恩相賜下委領狀。”
梁中書說:“我夫人也有一擔禮物,要另外送給府中的寶眷。這禮物也需要你一併押送。考慮到你可能不熟悉路途,我特地再派舊府謝都管以及兩個虞候,與你一同前往。其中尚有一封書信,到了京都,太師看了便會幫扶一二。”
索超大喜深深一拜:“多謝恩相提點。”遂領了委領狀,拜別梁中書,準備出發。豈知沿途早就有人算計與他。
蔡太師生辰之際,為官者皆送禮以賀,楊志褚自然也不例外。鑑於童太尉與蔡太師的關係密切,楊志褚亦可算作蔡太師的半個門人,不送禮實在說不過去。
其實,早在數月前,他便已著手準備。他備下三份厚禮:一百隻幹鮑、一支上好的“龍香劑”墨,以及一塊二指寬、一寸長的田黃石。他將這些禮物裝在一個大錦盒中,並附上書信,一併交給朱武,囑咐他乘船經漕運前往京都。
朱武是個聰明人,他並未要求多人沿途護送,只挑選了兩個熟人——祖虯和楊春。三人領了錢,帶上禮物,便乘船出發。
下船後,三人各自換了裝束。祖虯和楊春戴上涼笠,身著青紗衫,繫著纏帶,腳蹬麻鞋,手提朴刀,一看便是行走江湖之人。他們各自推著一輛獨輪車,上面擺滿了果蔬作為掩護。
而朱武則戴著一頂抹眉梁頭巾,身著一件皂沿邊的麻布寬衫,腰繫茶褐帶,腳踏絲鞋,身著淨襪,背上揹著一個包裹,裝扮成一個落魄書生。三人結伴而行,山上的強人見狀並無興趣,而單個剪徑的強人,以一敵三難以取勝,因此他們一路順暢地抵達了京都。
而在安樂村的七星,聽聞此訊後,不禁面露愁容。劉唐得到訊息後,焦急地喊道:“這該如何是好?生辰綱的護衛足有百人,皆是廂軍的精銳壯漢。他們手持丈二長矛,身著烏錘開襟胸甲,腰佩長刀。其中更有二十人是弓箭手,如此陣勢,如何能劫得?即便是山大王率領百嘍囉,也是徒勞無功。”
阮小二嘆息道:“看來老天爺不願我兄弟三人享有此等富貴。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命中註定無緣啊!”
其餘人亦沉默不語,吳用沉思片刻後說道:“我有一計,無需動武,便可拿下這生辰綱。”
晁蓋大喜過望,大步上前拉住吳用問道:“先生快快道來,是何妙計?”
吳用輕撫鬍鬚,緩緩說道:“只需如此這般……”
眾人皆喜,抱拳施禮道:“先生妙計,實乃當世‘智多星’也。”
七人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採購了數頭肥豬,宰殺後交由屠夫剁成臊子。摻入蒙汗藥,再由農婦製成肉餅,一併蒸熟。最終,在黃泥崗山下,一個肉餅攤悄然出現。
次日,索超率領廂軍,押運著生辰綱行至黃泥崗。因生辰恰逢六月十五,他們不得不在三伏天的酷熱中艱難前行。
離開州府已有五六日,他們每日五更便趁著涼意啟程,日中酷熱時則停歇休整。隨著路途的延伸,村落漸稀,行人亦寥寥無幾。廂軍們身披鎧甲,肩扛長矛,行進間異常艱辛,人人汗流浹背。
此時,前方出現三個漢子,身著短襟,以黃布巾束髮,各持朴刀步履匆匆。其中一人言道:“兄長,天氣如此炎熱,何不尋一處陰涼之地避暑?”
阮小二答道:“趕路要緊,山下有一賣肉餅之攤,專為吾等窮苦之人營生。食兩塊肉餅,再飲一角青梅酒,既可解渴又能解乏。”
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