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那可是有備而來的,既然貝利亞已經答應了,那麼這個時候帶的律師也就第一時間出現,然後呢,就籤合同。
合同甚至就已經準備好了,修改一下幾個條款,重新的列印出來就完事了,然後呢就雙方的簽字。貝利亞的律師也是代表電視臺和何雨柱簽了房屋地皮等等這些轉讓的合同。從這一刻開始,何雨柱就不是大地恩情電視劇劇組的成員了。
但是呢,何雨柱這個時候就擁有了一家已經連年虧損的報社印刷廠,還有幾個發行網點。
甭管怎麼說吧,這個事情結果算是皆大歡喜。關山也是覺得自己能夠抱上貝利亞這個大叔腿,那等到貝利亞成了臺長,自己可不就得平步青雲了。
事業上再有第二春也不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到了後來邱德根先生掌握了麗的電視臺,自己現在也算是和麗的電視臺未來的老大邱德跟拉上了關係,雖然這個關係不是很牢靠,但是畢竟已經有了關係了,那以後多走動走動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的,所以這次事情呢,關山也是覺得自己賺大了。
何雨柱這個時候並不覺得自己多麼的吃虧,雖然何雨柱知道,如果說一直掌握著大地恩情電視劇劇組的話,那以後自己憑藉這部電視劇也賺不少錢,賺不少現金的,但是他是把目光放長遠一點的,自己想要在港島這邊立足的話,那麼不僅僅是一部電視劇。
一部電視劇頂多就是自己賺錢的工具,就像這種賺錢的工具,自己還有很多呢,後來的大俠霍元甲上海灘,楚留香等等等等這些呢都是經典的電視劇,那還沒說後來的新白等等這些電視劇呢。
反正自己想要靠這個賺錢的話,那不止這一部電視劇,很多的電視劇就能夠復刻出來賺錢早晚的事情,甚至說和哪家電視臺合作,那都是他自己願意才行,所以大地恩情這部電視劇雖然是非常賺錢。
但是不管怎麼樣說僅僅是自己的一個工具而已,而且是不怎麼樣的賺錢的一個工具,所以一放棄就放棄了,但是有一家報社的話,那麼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實現自己某種意義上的跨行的發展。
雖然拍攝電影電視劇和報社也算是都是文藝圈子裡面的人,但是兩者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如果說能夠掌握一家報社的話,在港島這邊也是相當的有好處的。
大名鼎鼎的武俠大師金庸為什麼不只是一個作家而已,而是一個實業家,那就是因為他自己創立的明報。
同樣是武俠小說的一代宗師古龍,結果就是英年早逝。那和古龍不會投資不會賺錢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可以說在武俠小說的成就上,唯一的一個能夠和金庸抗衡的武俠大師就是古龍,但是古龍和金庸的最後的差別還是非常非常大的,大到讓人不可想象的地步。
綜合成績來講,僅用稍遜一籌,但是也僅僅是稍遜一籌而已,古龍可以就說自己算是唯一一個能夠和金庸抗衡的武俠大師,但是古龍最後也是因病英年早逝。
什麼原因呢?
一個就是因為古龍自己的性格得病以後也是不聽醫生的,院主喝酒喝的也是昏天黑地的。
但是還有一個就是錢的問題,古龍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不知道別的作家是不是為了錢而寫作,但是我就是因為錢而寫作的。
這不是所有作品的悲哀,但是是我自己的悲哀。
但是金庸就不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了,因為金庸很有錢,他創立的報紙能夠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金錢,而且給他帶來了極大的社會地位,甚至受到了南下畫圈那個二代的接見。
可以那麼說,金庸是近代作家裡面單單的是憑藉寫小說取得自己的文學地位,社會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
想一想單單的憑藉武俠小說能夠做到這一點嗎?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金庸會投資會經商搞了一個報社,讓自己的財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