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3部分

,你知道嗎?我們田總是大手筆用文化賺錢,小處他是不會與你談賺錢的!”

四人過了那“酒德為上”亭,接著又進了另一個亭,亭的扁額上題:共飲亭。

而讓人奇怪地是,亭的兩邊進出口塑有群豬,進口一邊有兩頭豬,出口一邊是一頭母豬帶著幾隻小豬。

很顯然,覃鄧六不解其意,用疑惑的眼光看著田理麥。

田理麥笑笑,說道:

“覃主任,這是共飲亭,或許你會認為誰會與豬共飲美酒?但恰恰就有這樣的人。戴總,還是請你講講如何?”

戴總也笑了笑,說道:

“田總,今天,我已經成了導遊了!”

田理麥說道:

“你是建設景區的,如果你都講不出來,那也就建設不出來!”

戴總笑了笑:

“那我就繼續講一講!其實,這‘共飲亭’與‘竹林七賢’也是有關係的。”

田理麥說道:

“別磨蹭了,快講吧!”

於是,戴總笑著說道:

“這位‘竹林七賢’也是一位奇葩,他叫阮咸。”

戴總接著講起了阮咸。

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賢“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時人並稱為“大小阮“。他歷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山濤認為他“貞索寡慾,深識清濁,萬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職必絕於時“(見《晉書》本傳),但晉武帝認為他耽酒浮虛而不為所用。

他與阮籍一樣放達任誕,狂浪不羈。他曾與姑母家鮮卑婢女私下要好,母親死時,按禮姑姑要還家,但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這在當時是不為禮教所容的。

後來婢女走了,阮咸借驢騎上追趕,終於把婢女追回來了,並生了一個兒子叫阮孚,為世所譏。他不隨便交朋友,只和親友知交絃歌酣飲。

第五五0章 百家竹林竹文化與樂伯亭(二)

有一次,他的親友在一起喝酒,他也來參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當時有一大群豬走來飲酒,阮咸就和豬一起喝酒。他一面飲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樂乎。於是“與豕同飲“就傳為笑話。

阮咸妙解音律,善彈琵琶,為當時著名的音樂家。有一種古代琵琶即以“阮咸”為名。他曾與荀勖討論音律,荀勖自認為遠不及阮咸,便極為嫉恨。阮咸也因此被貶為始平太守。阮咸還有著作《律議》傳世。

戴總講完了,田理麥說道:

“這個百家竹林景區,有許多的文化可以放進來,但是畢竟要去去糟粕,選擇精華。

“可以說,竹子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形態特徵總結成的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其內涵已形成漢民族品格、稟賦和精神象徵。

“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

戴總看著田理麥說道:

“田總,我們往前面走吧。”

田理麥笑了笑說道:

“戴總,你是要我去樂伯亭看詩吧!?”

覃鄧六說道:

“田總,樂伯亭建得好,樂伯就是樂學注老師,他可是我們武陵山的大詩人,我們從小看過沈從文的小說,讀詩就讀李白、杜甫和樂學注的詩,李白、杜甫的詩讀起來好,但我們感覺樂學注的詩就好象寫的是我們對門山上的太陽,照亮了我們的心!”

田理麥笑了笑,問道:

“樂伯的詩你能背幾首?”

覃鄧六說道:

“田總,我們現在是在竹林裡,我們要背就背樂伯詠竹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