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不斷的加以操練,可以說是當時明軍之中,火器裝備數量最多的兵馬,也是戰鬥力極強的兵馬。
可惜的是孫元化控兵能力不怎麼樣,只知道督造火器,加緊練兵,卻對於這些麾下的大將疏於防範,後來僅僅是因為補給的問題還有他們山東軍和遼東軍之間的矛盾,孔有德率部造反,最終雖然他們抓住了孫元化,但是念在孫元化對他們不錯的份上,並未殺掉孫元化,還放走了孫元化,但是孫元化最終卻被崇禎給下旨砍了腦袋,使得這個明末赫赫有名的科學家,就這麼含冤而死。
後來雖然在朝廷調集兵馬的圍剿之下,克復了萊州登州等地,但是三順王卻最終帶著殘部,還裹挾了不少當時在登州和萊州鑄炮的明朝工匠叛投了建奴,使得建奴從此之後擁有了這個時代當時最好的鑄炮技術,大大增強了建奴的實力。
對於孔、耿、尚三人的叛降,皇太極相當重視,而且可以說是喜出望外,當即封他們為王,還以他們的舊部還有俘獲的明軍兵將交還給他們,令他們組建起了烏真超哈營,也就是重兵的意思,這也是漢軍旗的最早的前身。
(今日特別鳴謝一醉人兄弟的不吝打賞!)
第九十四章 以漢制漢
特別是在多爾袞率兵南下,撞上當時還稱作刑天軍的肖天健所部之後,被刑天軍的火器打的無力招架,等多爾袞率兵返回關外之後,建奴更加重視起了這些漢軍兵將,兩三年來不但建立起了漢八旗,而且還大大的充實了這些漢軍旗的兵力,同時大力鑄造火炮、打造各種火器裝備漢軍,使得漢八旗的實力遠超過原來歷史上漢八旗入關之前的實力,在這次皇太極下決心南下入關的時候,漢八旗的兵力已經和滿洲八旗的兵力幾乎相當,而且裝備了大量的火器。
以建奴奴酋們的想法,一旦他們對上火器犀利的刑天軍的時候,便以同樣大批裝備火器的這些漢八旗的漢軍,以“同樣”的戰法,來對付刑天軍,然後再加上他們強大的建奴騎兵和蒙古騎兵,想必就不用再害怕遇上刑天軍了。
但是這段時間在山海關的戰事情況,卻讓建奴奴酋們有點大失所望,本以為在大批漢軍的助戰之下,多爾袞應該可以利用這些裝備了大量火器的漢軍,輕鬆攻克山海關,但是結果卻很讓他們失望,先期派給多爾袞的那些漢軍,火器還是無法壓制住提前控制住山海關的大中軍,反倒在大中軍大將們的率領下,大中軍不但死死的擋住了建奴軍的進攻,而且還在山海關連連重挫數次建奴的漢軍,甚至於還幹掉了漢八旗一個固山兩個梅勒章京,殺傷漢八旗的漢軍數千人之多,生生打殘了兩三個漢軍旗。
而還有部分漢軍跟著阿巴泰和豪格從密雲入關,但是帶兵的石廷柱等漢軍這個時候,估計也是凶多吉少,總之漢軍旗這個時候,能拿得出手的也僅剩下了兩萬餘人,而這些漢軍則多是三順王麾下的烏真超哈營的漢軍了。
此戰之前,皇太極親自召見了三順王,對其好一通威逼利誘,命他們這一次領兵,正面和大中軍來一場火器的對決,讓大中軍也品嚐品嚐他們火器的厲害。
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這個時候嘴裡面是一陣陣的發苦,心中更是叫苦不迭,雖說他們麾下裝備了不少的大炮和火銃,但是他們也都聽了從山海關潰敗下來的那些漢軍對於大中軍的描述。
從他們所知,大中軍的火銃十分犀利,大中軍的火銃不但射程比起他們手中的鳥銃更遠,而且彈丸也更重,威力也更大,七十步可以破重甲,百步之外可以要了披著輕甲的兵將的性命,甚至於在一百二十步的距離上,還有相當的殺傷力,可以打死未著甲之人,這樣的火銃,已經不是他們手中這些粗製劣造的鳥銃可以相抗的了。
而且大中軍的大炮也非常厲害,不管是輕炮還是重炮,多是犀利的紅夷大炮,而且操作方便,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