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0部分

銀交易的現狀。

所以這一次肖天健拿下大明都城,不單單只是摧毀了已經統治這個國家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更重要的是獲取了相對充足的經濟基礎,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說不好聽一點,就是撈了個盆滿缽滿。

隨著北京城被攻克,肖天健同時也面臨了一個重大的選擇,當初他在南京城建立大中朝的時候,並未正式宣佈將南京城定位為大中朝國都,為此朝中對於定都之事,早有爭議,有很大一批人都認為,大中朝完全可以將南京城定為國都,而不必再將國都選定在北京,畢竟北京距離關外太近,很容易受到關外蒙古人和建奴的威脅,一旦定都於北京的話戰略縱深實在是太淺了,京師的安全會無法得到保證,而且北方經過近幾十年來的戰禍還有氣候的影響,不管是人口還是農業、商業都受到很大的破壞,定都北京的話,還要像大明王朝一樣,要靠著南方對北方的支援,單是維持這麼大的漕運,就是一項巨大的負擔,所以朝中對於定都南京城的呼聲非常高。

單是也有一些大臣認為,最好還是定都北京城,畢竟北京城經過大明二百餘年的經營之後,已經相當繁華,而且定都在北京,可以利用政治方面的便利條件,更快的恢復北方農工商業,也便於吸引更多的南逃的難民返回北方定居,更容易吸引南方富裕的人口朝北方遷徙。

對於這兩種意見,肖天健去年在建立大中朝之前,便已經瞭解到了,但是他遲遲並未作出決定,在他看來,這種爭論對於今後他統治這個國家,還是有好處的,他不可能在大中朝之中建立一言堂,什麼都由他自己來說了算,那樣的話累死他,他也估計忙不過來,特別是在政務處理上,他自認為即便是他具備有後世的一些知識,但是他也並不能稱之為一個非常合格的行政管理者,而且這個時代很多東西不同於後世,後世的許多制度,並不能照搬到這個時代,否則的話非但起不到良好的治國效果,弄不好還會造成更大的混亂。

說不好聽一點,就是步子不能邁的太大,要不然的話,步子邁的太大,很容易扯到蛋,所以雖然肖天健知道今後世界將會朝什麼方向發展,但是最起碼現在他還不是全面推行後世那些制度的時候,更多的是要潛移默化,一步一步的來,逐漸的引導這個國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直至有一天,在這個國度之中建立起全新的政治制度。

以前對於定都之事,肖天健還可以拖著先不管,但是在他拿下北京城之後,這件事他便不得不面對了,所以在入京幾天,各種事情還紛紛雜雜的時候,留守南京的諸部尚書們,便開始紛紛派人呈送奏摺,一邊祝賀肖天健打下北京城,另一邊也開始動議定都之事。

可是肖天健考慮了一番之後,還是沒有最後確定這件事,而是暫時令盧象升暫時以監察院總監之職,代領北直隸巡撫之職,暫時坐鎮順天府,負責收拾北直隸這一帶的爛攤子,至於定都之事,他認為還是要再等一下再定。

雖然崇禎已死,大明王朝至此已經可以宣告覆滅,可是對於肖天健來說,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落實,那就是崇禎的三個兒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照這三個人在大軍攻佔北京城之後,卻始終沒有訊息,為此肖天健在入京之後,便著令馮衛漢所轄的兵部特情處追查這三人的去處。

可是從入京到現在,已經十天時間了,可是這三人卻依舊沒有一點訊息,這讓肖天健心中頗有些不安。

這三個人雖然年紀最大的太子朱慈烺也不過只有十三歲,最小的永王朱慈照僅僅不過六歲,可是他們的身份跟年齡無關,不管是誰,對於大中朝來說無疑都是一顆重磅的定時炸彈,一旦要是讓他們逃到南方的話,立即便會被尚未歸服大中朝的那些明朝官員們扶起來,成立起一個小朝廷,一旦要是這樣的話,無疑可以凝聚起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