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國君之言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司馬洪亮。
朝堂上下一片譁然,眾人面面相覷。
司馬洪亮臉色陰沉得可怕,他握緊拳頭,
怒道:“這蜀國欺人太甚,看來只能一戰了。
眾愛卿,可有破敵良策?”
那兵部侍郎上前一步,朗聲道:
“陛下,臣願領十萬精兵,定要那蜀軍嚐嚐我們晉國的厲害。”
司馬洪亮目光堅定地點點頭:
“好,朕命你即刻點兵出征。”
那兵部侍郎領命而去,帶著十萬精兵,浩浩蕩蕩奔赴前線。
起初幾日,捷報頻傳,朝中大臣皆鬆了口氣,贊那侍郎英勇善戰。
然半月之後,形勢急轉直下。
先是傳來糧草被劫的訊息,接著便是遭遇埋伏損兵折將之事。
原來那蜀軍早有防備,故意佯裝不敵,引得晉軍深入險地。
那侍郎心急如焚,卻無力扭轉戰局。
戰場上,晉軍節節敗退,士兵們士氣低落。
而蜀軍則乘勝追擊,不斷縮小包圍圈。
最終,在一場慘烈的決戰之後,晉軍大敗。
那兵部侍郎滿臉血汙,帶領殘兵敗將退回晉國境內。
司馬洪亮得知戰敗訊息,龍顏大怒,欲治那兵部侍郎的罪。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求情,稱敵軍狡詐,非戰之罪。
司馬洪亮權衡再三,終是暫時饒過那侍郎,但責令其戴罪立功。
此時,整個晉國籠罩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眾人皆知,蜀軍大勝之後必然不會善罷甘休,晉國即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此時,太子司馬亦心站了出來,
“父皇,兒臣願領兵出戰,與蜀軍決一死戰。”
司馬洪亮凝視著自己的兒子,心中滿是猶豫,畢竟這戰場兇險無比,但如今也無良將可用。
半晌,他緩緩開口:
“吾兒勇氣可嘉,但此去務必小心謹慎。”
司馬亦心率領大軍開赴邊境。
他深知蜀軍驕縱,於是設下奇計。
先派一小隊人馬佯裝潰敗,引蜀軍進入山谷。
而山谷周圍早已埋伏好了晉軍精銳。
待蜀軍大部隊進入後,晉軍從四面八方殺出。
蜀軍頓時陣腳大亂,司馬亦心身先士卒,奮勇殺敵。
經過一番苦戰,蜀軍大敗而逃。
捷報傳回京城,整個晉國歡呼雀躍。
司馬洪亮大喜過望,親自出城迎接得勝歸來的太子。
從此,司馬亦心威望大增,百姓們都視他為晉國未來的希望之星,而晉國也因為這場勝利得以喘息,開始重新整頓軍備,以防他國再次來襲。
若熙國終於在千鈞一髮之際得以獲救,整個國家都沉浸在了劫後重生的喜悅之中。
為了表達對救命之恩的深深感激之情,若熙國王親自下令派遣最為尊貴的穆王,率領使團前來致謝。
穆王身負重任,帶著數不清的奇珍異寶和珍貴禮品,踏上了前往恩人的國度之路。
這些禮物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有璀璨奪目的寶石、華麗無比的絲綢錦緞、散發著奇異香氣的珍稀香料,還有那用千年古木雕刻而成的精美工藝品等等。
每一件禮物都凝聚著若熙國人民的真摯情誼,與誠摯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