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顯然是研究心臟的文章。”高釗誠嘆聲息了,首先是很惋惜小師妹沒有選擇普外的研究課題。
有人問:“心臟科的來了沒有?”
得讓專業人士分析下評價下論文。
“沒必要。”高釗誠說,是和一幫人看到論文的通訊作者。
是曹育東大大佬負責把關的論文,這個論文的質量必定上乘。
所有人埋頭閱讀。
“她這是研究病因嗎?”
“應該不是。”
“不是研究病因是研究什麼,是有什麼意義?”
醫學研究是要奔著目的去的,對心肌纖維化的研究不討論病因沒用,看這論文標題不是討論治療方案,所以,這論文是研究病因的,只是研究的方向和其他作者所想的不太一樣。
“她這討論的是心臟的先天結構因素與心肌纖維化的關係。”
每個生物體的器官可以說大體上相同但是必定有不同之處,這種微妙的不同是不是會導致一些微妙的結果。如此的課題探討在科研界並不少見。
問題是當深入思考下去之後,非心臟科大佬都能察覺到這個課題不好做。
“我雖然不是心臟科的,但是也知道,比如心肌梗死,發生心肌纖維化的地方肯定是和血管堵塞的地盤有關。那麼她研究的這個課題有意義嗎?”
“說明你真不是心臟科的人,也沒有認真看她的論文。”
後面這句話發出人的聲音,讓所有人唰掉頭,看見是誰說話後一片吃驚狀:
沉默的譚老師主動開口?而且說的話如心臟科的人說的?
“你是知道她發表論文了。”高釗誠批評他之前不出聲。
譚克林:那是因為弟子同他一樣不愛高調,他為何聲張呢。
謝婉瑩有點點緊張:譚老師早看過她的論文?
高釗誠和其他人只知道:這人居然為了研究弟子的科研課題私下補課心外科?
“她是你學生,你是為你的人說話。”對方發出質疑有人說話不談技術只徇私。
國協人回過頭去,譚克林抬起頭,這下子大家方意識到此人不是國協的。
不知何時,現場裡頭是插入其他醫院的人,只是剛才他們國協人全神貫注關注自個的學生沒留意。
人多了,場內亂哄哄起來。
大概是一大幫外院的,巴不得在這裡抓國協的小辮子。
不管是誰,外人來質疑他們國協,國協老師們立馬同仇敵愾。
“說你不是心臟科的真不是心臟科的。”
“我們看你連外科醫生都不是。”
“你實習的時候沒有去過心外科逛逛嗎?”
對方駁斥:“她這個和外科有關嗎?不是做的基礎研究嗎?”
首先,誰說發生心肌纖維化的地方只和血管堵塞的地盤有關?心外科的人自己都不敢這麼講。有的人早就心臟有心肌纖維化了,再心肌梗死你怎講?
致病的微觀因素太多的情形下,試圖從宏觀角度去入手破局是很有意義的科研方向。況且做出來結果的話在心外科手術裡有幫助,可以幫外科醫生更好地規劃出合適的心臟改造路徑。
謝謝親們的支援!!!晚安親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