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如狼似虎的殲滅了鴨綠江以西的高麗軍隊,隨即搶下高麗軍隊的船隻開始渡江,在鴨綠江以東的高麗軍隊見到這樣的局面之後立刻開始逃跑。此次他們一共來了三千多人,這個規模的兵力對於一千多萬高麗人口來說已經算是比較高的比例。滿清五億人口的時候軍隊不過九十萬,就算是一百萬軍隊,也不過是五百分之一。高麗只是一次出兵就動用了佔全國人口萬分之二,或者說五千分之一的軍隊。
這樣數目的軍隊對於農業國絕非等閒,五千分之一與五百分之一有十倍的差距,但滿清號稱百萬大軍現在不照樣煙消雲散。更何況滿清軍隊吃空餉嚴重,他們的軍隊數量能維持在千分之一,就是五十萬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這是光復軍得到鴨綠江之戰後的評論,胡成和忍不住說了句話,“打湘軍的時候只想把湘軍斬盡殺絕,可聽說湘軍打贏了高麗,我還覺得有點高興。”
很明顯,有這樣想法的絕非胡成和一個人,不少人都有點於我心有慼慼焉的感覺。只是湘軍一直是光復軍的敵人,這樣稱讚湘軍怎麼都感覺不對頭。韋澤對此沒什麼評價,這種遠近親疏的態度是人之常情,湘軍即便是滿清的走狗,好歹也是漢人。漢人在對外戰爭中得到勝利怎麼都談不上是壞事。
看大家的意思和他差不多,胡成和接著說道:“高麗人還想著趁火打劫,不過現在看他們是完全想錯了,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選對接下來要跟的人。”
這倒是個問題,高麗會不會直接就再次投降滿清?如果高麗投降了滿清,光復軍要怎麼對付高麗?這都是很大的問題。大家議論起此事,各種說法都有。韋澤則是若有所思的考慮著自己的問題。湘軍殺進高麗,東北亞的局面就會發生不小的變化。此時光復軍的主要力量都用在應付英國人的挑戰,當務之急就是先把內部建設的更強大一些。拼海軍靠的是積累,中國缺乏的恰恰是工業積累。
但是韋澤此時忍不住有種衝動,如果周邊的局勢稍微亂一些,光復軍在壓力下會不會有更快的進步?連倖存的湘軍能夠靠兩萬人對高麗達成強大壓制,雖然海軍方面定然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不過此時湘軍陸軍與日本陸軍對拼,只怕獲勝的機率還不小呢。
“都督,接下來怎麼辦?”胡成和詢問韋澤。
“北方作戰,沒有騎兵肯定是不行的。常山趙子龍就是公孫瓚手下的騎兵統領,公孫瓚覆滅之後趙雲投奔了劉備,劉備的軍隊裡面得到了騎兵,兵種組合才算是完成。”韋澤有點心不在焉,所以說話的時候就忍不住引經據典起來。
“蒙古那邊養馬豈不是更好?”胡成和不管韋澤的引經據典,他直截了當的問了核心。
“呵呵!滿清是沒有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河北和蒙古那邊的情況非常糟糕。”韋澤說道。
這時代其實沒國家有什麼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而中國這邊的情況非常嚴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是被放到第一位。廣東那邊已經開始了封山造林,能開始這麼做的主要動力還真心不是因為革命完成了,而是適於製造蜂窩煤的無煙煤供應得以保證。鴻基煤礦的優質無煙煤最適合做蜂窩煤,而且海運越來越方便,規模越來越大。廣東城市化進城又非常快,大量人口遷移進了城市之後,山區人口暴跌,對自然的破壞也立馬狂降。
但是在河北就沒這個基礎,河北盛產煤礦的地方其實是北京,可這時代根本就沒有大規模使用的能力。根據北方軍區的報告,原本被認為適合洋馬的北方地區植被被破壞的極為嚴重,一起風就是黃塵滾滾,風沙漫天。這種鬼地方實在不適合大規模培育馬匹。
這和韋澤想象的完全不同,他本以為自己回到了“美麗的舊時代”,只要盡情的發展工業,順帶汙染環境就行了。沒想到回到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