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這才是今天的重頭戲,誰都知道江維德打的什麼主意。
“這是永盛送來的最新提案。”黎世昌示意秘書分發檔案,“大家先看看。”
陳映接過檔案快速瀏覽。表面上看是一份普通的投資合同,但字裡行間處處是陷阱。如果簽下這份協議,黎氏不僅要讓出部分管理權,還要在演員選角上聽從永盛的意見。
“這份提案看似很有誠意。”孫明遠率先開口,“五十萬的追加投資,對目前的拍攝很有幫助。”
“是啊。”美術總監也點頭,“現在資金確實有些緊張。如果能得到這筆投資……”
陳映注意到,說這話的幾個人都是和江維德有交情的。看來永盛早就在公司內部布好了局。
但她沒有急著表態。作為一個導演,她太清楚資本介入後可能帶來的影響。而作為重生者,她更看得清這背後的危險。
“這個提案,諸位覺得如何?”黎世昌問道。眼神若有似無地瞥向陳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能力了。
“在討論這份提案之前,我想先說個小故事。”陳映不緊不慢地開口,“前年在南洋,有家老字號電影公司也收到類似的投資。”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
“那家公司最後怎樣了?”有人問。
“三個月後破產,所有資產被投資方收購。”陳映翻開永盛的提案,“因為合同裡有個特殊條款,看似是為了保護投資方權益,實際上是個巨大陷阱。”
她指向第七條:“比如這裡,說是‘為保證影片質量,投資方可推薦合適演員’。大家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嗎?”
會議室裡一片沉默。
“這意味著永盛可以隨時否決我們的選角,甚至強行換人。”陳映說,“一旦他們以‘質量問題’為由要求更換主演,我們將面臨鉅額違約金。”
“而第十二條更危險。”她繼續分析,“這裡說‘投資方享有對製作流程的知情權和建議權’。表面上很合理,但如果結合第二十三條的補充條款……”
“會怎樣?”連黎世昌也認真聽起來。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派人進駐劇組,干預拍攝細節。一旦對某個場景不滿意,就能要求重拍。成本自然由我們承擔。”
陳映合上檔案:“那家南洋的公司,就是這樣被拖垮的。等資金鍊斷裂,投資方再以‘挽救影片’為名接手……”
“這……”孫明遠臉色變了,“江總不至於……”
“是嗎?”陳映看向他,“孫主任應該還記得上個月的《春江月》劇組吧?”
孫明遠臉色一白。那部戲原本是他推薦給永盛投資的,結果劇組莫名其妙解散,版權最後落到了江維德手裡。
“那我們該怎麼辦?”武導演問,“現在確實需要資金。”
“我建議從三個方面著手。”陳映胸有成竹,“首先,重新制定預算。我已經讓財務部列出了詳細清單。透過最佳化拍攝流程,完全可以節省百分之二十的成本。”
她將一份新的預算方案遞給黎世昌:“比如群戲的排程,完全可以用新的分鏡方式,既能保證效果,又能減少重拍次數。”
“其次,我們可以引入分成機制。”陳映繼續說,“現在很多演員願意用片酬換分成。只要制定合理的比例,既能解決眼前的資金壓力,又能讓演員更有動力。”
這個提議引起了眾人興趣。在場很多人都是圈內老人,深知演員片酬佔了大頭支出。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陳映看向黎世昌,“我們可以考慮海外預售。這部戲的題材很適合開拓南洋市場。”
“南洋市場?”黎世昌若有所思,“你在那邊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