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學會用藝術傳遞真實。”
話音剛落,一個身影悄悄從後門溜進來。陳映一眼認出那是安娜,金髮碧眼的混血兒長相,舉手投足間帶著幾分歐洲貴族氣質。但那雙眼睛,怎麼看都讓她想起二十年前李秋芸留下的照片裡,某個德國軍官的目光。
“這學期我們請來了幾位特別的老師。”她繼續道。梅老師帶著幾個人走上臺,其中竟然有黎明月。
“明月會擔任表演示範課的助教。”陳映宣佈。臺下頓時一片驚喜的騷動,大家都看過《亂世浮萍》的片段,對這位當紅影星充滿好奇。
只有安娜坐在後排,眼神閃爍不定。她的目光在黎明月和陳映之間來回逡巡,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散會後,陳映正要離開,梅老師卻叫住她:“陳總監,有件事想跟您商量。關於新的課程安排……”
陳映讓玉姐先帶新生去報到,自己則和梅老師走向辦公室。經過走廊時,她敏銳地察覺到背後有道若有若無的目光注視。回頭望去,只看見安娜站在窗邊,若無其事地整理著書包。
梅老師辦公室的門剛關上,幾張設計圖紙就鋪滿了桌面。這是他連夜趕製的新課程方案,完全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
“我參考了德國戲劇學院的體系。”梅老師指著圖紙說,“除了基礎的臺詞和形體,還加入了即興表演、心理剖析等課程。最重要的是這個……”他翻到最後一頁,“跨界合作課。”
陳映仔細看著方案。這確實是個大膽的創新——讓學生跟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突破錶演的侷限。
“我已經聯絡了幾位老朋友。”梅老師說,“有芭蕾舞團的編導,也有京劇名家。只是……”他欲言又止。
“有顧慮?”
“確實。”梅老師壓低聲音,“最近來了不少‘考察團’,說是要學習交流。但我總覺得他們對課程安排的興趣,超出了正常範圍。”
陳映若有所思。自從藤井事件後,這種“考察團”確實多了起來。他們打著各種名義來訪,卻總是旁敲側擊地打聽某些特定的資訊。
“說起這個。”梅老師從抽屜裡取出一份檔案,“今早又收到一個特殊申請。柏林藝術學院要派駐兩位教授,說是進行為期一年的教學交流。”
“柏林?”陳映眼神一凝。這個詞最近出現得太頻繁了。
正說著,黎明月推門進來:“母親,您看這個。”她遞過來一份德文報紙,上面赫然是程硯之的照片。標題用德語寫著:《知名導演涉嫌間諜案 柏林方面要求引渡》。
“什麼時候的訊息?”
“剛收到。”黎明月說,“而且……”她看了眼梅老師。
陳映會意:“老師,我們改天再談課程的事。”
:()穿成影后後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