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藤井從公文包裡又取出一份檔案,“這是我們的具體投資方案。除了資金支援,我們還可以提供最新的電影技術和裝置。”
陳映接過檔案仔細翻看。除了那五百萬的投資,日方還承諾提供大量膠片和器材,這在當前物資緊缺的情況下確實極具誘惑力。
“條件很優厚。”她不動聲色地說,“不知藤井先生為什麼對我們這麼‘照顧’?”
“因為看好黎氏的前景。”藤井喝了口茶,“尤其是培訓班這塊。我認為它的發展潛力遠不止於此。”
“哦?藤井先生有什麼好建議?”
“比如擴大規模,在各大城市開設分校。”藤井興致勃勃地說,“我們可以派遣日本的專家來指導,引進新的教學理念。”
陳映聽出了他話裡的含義。所謂擴大規模,無非是要控制更多演員的培養;所謂日本專家,實際就是要滲透他們的勢力。
“這個提議很有意思。”她不置可否,“不過我們的教學體系已經很成熟了。”
“是指那套‘情感內化’的方法嗎?”藤井意味深長地說,“確實很特別。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人……”
“故人?”
“一位在南洋認識的朋友。”藤井看著窗外,“她也有類似的教學理念。可惜……”
話未說完,林雙雙匆匆進來:“夫人,梅老師找您。”
“讓梅老師稍等。”陳映說完轉向藤井,“藤井先生剛才說的那位故人……”
“改天再聊吧。”藤井笑著打斷,“現在我們還是談談具體合作事宜。這份計劃書上寫得很清楚,只要夫人同意,我們可以立即注資。”
陳映翻到計劃書最後一頁,發現有個特別條款:日方要派人進駐培訓班,參與教學管理和人員選拔。
“這個條款……”她指著那一行字。
“只是例行公事。”藤井解釋道,“畢竟投資這麼多,我們也要確保資金使用得當。”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騷動。黎明月的聲音響起:“母親,您在嗎?”
“請進。”
黎明月推門而入,看見藤井時明顯愣了一下。藤井則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明月小姐氣質越來越像令堂了。”
這句話讓母女倆都心中一震。藤井說“令堂”而不是“李秋芸”,似乎意有所指。
“我只是來問問演出的事。”黎明月說,“聽說有幾個劇院想邀請我們去演出。”
“是的。”陳映說,“不過具體安排還要再商量。”
“演出的事我們也可以協助。”藤井突然說,“日本有很多著名劇院,都對貴培訓班的風格很感興趣。”
陳映注意到他說這話時一直盯著黎明月,彷彿在觀察她的反應。但繼女只是淡淡地說:“謝謝藤井先生好意,不過我們更願意在自己的舞臺上演出。”
藤井笑了:“明月小姐的性格,也很像令堂啊。”
送走黎明月後,藤井的態度突然變得直白起來:“夫人,說實話,我們對黎氏影業的興趣,不僅僅在於投資。”
“哦?”陳映挑眉,“那藤井先生的真正目的是?”
“交流。”藤井站起身,踱步到牆上的劇照前,“我們想了解貴公司的一些歷史。特別是那些與南洋有關的部分。”
陳映心中警鈴大作。她想起黎世昌說過,日方一直在追查某份檔案。現在看來,藤井此行恐怕就與此有關。
“可惜那段歷史太久遠了。”她不動聲色地說,“很多資料都已經散失。”
“是嗎?”藤井轉身,目光如刀,“可我聽說李秋芸留下了不少東西。比如一個紅色的包?”
這個細節讓陳映心中一震。紅色的包,正是李秋芸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