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天已經徹底黑了,下一站海河上的解放橋。
因為飯店離海河不算遠,所以大家沒有坐車而是選擇了步行。
沿著濱江道走了20分鐘左右就來到了著名的解放橋。
此時這附近還沒有開始修建津灣廣場,但也已經有了漂亮的夜間燈光,和以後規整的建築不同,別有一番風味。
解放橋建成於1927年,最早叫做“萬國橋”,後來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將其改名為“中正橋”,1949年天津解放後,這座橋才改名為“解放橋”。
橋上有不少的行人,說不清是遊客還是本地人,大家都站在橋上吹著海河上來的風。
在海河邊溜達了一會兒,楊牧本打算去津門之眼看看,然而聽到楊牧的話,冬岸卻是一頭霧水。
“津門之眼是啥?耳朵眼炸糕麼?”
“當我沒說好了,那咱們還是去津門廣播電視塔吧,8個人正好打兩輛車,走吧。”
楊牧忘了現在是2005年,津門之眼還沒開始建造呢。
來到津塔,坐電梯直接上到250多米高的瞭望廳,整個津門盡在眼底。
因為昨天是建軍節,所以全城的燈光全部亮起,金黃色的燈光異常絢爛,流光溢彩的夜景讓同行的幾位哇聲不斷。
過完了眼癮,大家下了電視塔,打車回酒店睡覺,今天的遊玩專案到此全部結束。
明天還有大專案,今晚得好好休息才是。
第二天一早,不到7點大家已經在酒店門口等待司機師傅了。
今天要去的地方叫做盤山,開車大概要一個半小時左右。
其實盤山景區距離首都的距離比津門更近,但是行政劃分上卻隸屬於津門市。
今天的天氣也不錯,多雲轉晴,正適合室外活動,大家下車的位置是盤山景區的後山。
後山這裡可以坐觀光車和索道直接上到山頂,然後再從前山走下來,這樣既節省了體力,也可以多逛一些景點。
觀光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上開著,開車的司機師傅對這條路太熟了,開的那叫一個快,這可苦了坐車的遊客們。
楊牧因為曾經開過一些山路還勉強能夠接受,但是剩下的那些位車坐的都很少,更別提山路了,路過一個彎就叫一聲。
司機師傅聽到叫聲後更興奮了,不止車開的快,甚至還開始炫上車技了,楊牧覺得這時來一首逮蝦戶味就對了。
觀光車之後是索道,楊牧沒有恐高症,但是看向窗外時依舊有一點心驚肉跳。
和楊牧一個纜車的是劉浩然和劉雨彤。
劉雨彤興奮的像只猴子,一路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而劉浩然則一直正襟危坐,目視前方,根本不往外看。
楊牧有些奇怪,難不成劉浩然恐高?
“浩然啊,你看你右面的山峰,上面是不是有個小亭子?”
“是吧,應該是有。”
劉浩然回答的時候頭根本動都沒動,當然也不可能看到什麼小亭子。
“哥,你恐高麼?”
“還,還行吧……”
聽到劉浩然的回答,劉雨彤開始仔細的盯著劉浩然看,也不知道是被盯著看的原因,還是恐高引起的緊張,劉浩然額頭上開始出現細細的汗珠。
“哥,你看看腳下,咱們離地面大概有多高啊?”
劉雨彤拽著劉浩然讓他順著窗子往外看,然而劉浩然死死的抓住座位根本不動。
“不看了,這有什麼好看的,別鬧,大家坐纜車呢,注意安全。”
“我說昨天晚上在電視塔你為啥只站在觀景平臺中間呢,還說什麼累了休息一會兒,原來你恐高啊。”
“哥,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