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恐慌,越來越悲觀!
去年美國兩房數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窟窿被戳破,從而引發了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的後果是,美國大量的金融機構倒閉,地產蕭條,股市暴跌。跟歷次金融危機一樣,人們惶惶不可終日。仿若是世界末日來臨一般的恐慌。
不過,在王啟年看來。金融危機對於人類社會只能算無關痛癢的事情,除非一些激進的投資者,盲目加大了槓桿,遇到金融危機後槓桿爆掉,導致週轉不靈或者破產。財務上比較保守的企業,遇到這種情況,不會遇到多大的困擾。
王啟年接觸過兩類企業家,一類是非常樂觀,不斷的舉債,擴大企業的規模,他們恨不得把所有的利潤都賺走,而忽視了市場風險和財務方面的風險。不過,遇到經濟比較景氣,行業也景氣的情況下,這種賭徒押注一半的企業家,往往能獲得巨大的利益。當然了,經濟危機中,破產的企業也絕大多數是這種人。
另外一類企業家,緊緊捂著錢袋子,不會因為行業景氣而去投資。反而,不斷等待等待,一直等到同行大面積破產。這時候,往往能用撿垃圾的價格,把同行的資產收購。比如,同行在景氣最高峰的時候,大舉借貸上億元的專案。到了經濟蕭條,整個行業都是資金鍊斷裂的最悲觀情況下,根本無人願意接盤時,這些保守的投資者,因為擁有巨量的資金,所以,可以用幾百萬元,把對手斥資幾億元盲目投資的專案給接盤。
還有金融行業也是差不多,保守的金融企業,堅守傳統,拒絕任何高風險專案,不會盲目加槓桿,應隨危機總是很容易。但每次金融危機的窟窿,都是那些以創新的名義,實質上就是增加金融槓桿搞出很多新產品,最終,都都會導致泡沫和崩盤。
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本質上就是金融機構增加槓桿,為了追求盈利,借錢給大量根本無法償還的人。最終,這種無法償還的爛賬,越積越多,遲早有一點崩盤。大量的爛賬登出之後,無數人血本無歸,一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破產為代價,為這次危機買單。
王啟年知道這次危機,不過,卻沒有利用這次危機大肆牟利。
早期小夥伴公司規模很小的時候,這種投機行為,可能並不會引起各國政府關注。但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各種投資行為都會遭到關注乃至監控。
所以,小夥伴公司的投資方面,相對比較收斂。更注重長久的利益。
長久利益而言,優質的實業專案,顯然比金融投資更賺錢。
畢竟,像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單以實業的角度來看,年化每年收益率20%出頭,其實並不是多麼驚人的收益率。很多的實業專案,都可以取得這麼一個收益率。當然了,貴在伯克希爾公司的金融專案,幾乎沒有瓶頸。只要不斷尋找到穩定盈利的專案,並且,成為該專案的股東即可,並不考慮經營。
當然了,小夥伴公司的金融投資方面,搞的就跟巴菲特差不多,以長期投資為主。即使,意識到金融危機來臨,小夥伴公司也不過是斥資不到500萬美元買入股指期貨空單,以此來對沖持倉的股票市值下跌的損失,這種行為,類似於買保險。而不是動用龐大的資金去裸做空。
實際上人們都被金融危機嚇壞了,雖然,有很多的行業不景氣。但另外一部分新興的產業,卻是站在風口之上。
比如,觸控式螢幕手機顯然就是逆勢而上,成為這個年代最強的增長點。(未完待續。。)
第四百二十二章 初心
“xphone控訴iphone抄襲其百餘項技術專利,向蘋果索賠50億美元。蘋果稱之為專利流氓,敲詐行為!”
“蘋果公司近日提出起訴小夥伴公司,理由也是侵犯其多項智慧財產權,要求小夥伴公司賠償63億美元。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