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瓚,他借公孫紀之手挑起劉虞與凌雲之間的矛盾,想坐山觀虎鬥,得漁翁之利。沒想此舉不但沒讓他們立刻打起來,還成全了凌雲的名聲。
如今探馬頻頻傳回訊息,凌雲不但沒有去打劉虞,而且還繼續把糧食賣給劉虞。公孫瓚後悔沒在凌雲出兵俊靡的時候拿下平谷,如今凌雲回來了,再想打也晚了。
尤其是劉備和魏辰的反水不但削弱了他兵力,而且壯大了他的兩個敵對方。現在平原的劉備反戈一擊,范陽郡的守軍兀自勉力支撐,已然無法再支援昌平一線。
雖然他共有十幾萬大軍,但上谷、代郡、范陽、加上薊縣一帶都需要防守,實在抽不出來兵力對付凌雲。而且軍中糧食被凌雲弄走不少,戰馬損失也挺大,現在他的騎軍可能都沒有凌雲的多了。再加上軍士每次喝粥,怨言很大,屬地的百姓都搜刮得山窮水盡,再想榨點什麼都非常困難。他也是陷入內外交困之境。
與劉虞和公孫瓚相比,最輕鬆的就屬凌雲了。
回到平谷後,他密切關注著輿論方面的訊息,每一個對劉虞不利的情況都及時送到了他的手中。
二十天後,凌雲中止了與劉虞的糧食交易,現在他從劉虞手裡已經賺了數十萬金。不得不說劉虞身為一州之主,身價還是極其富有,這些錢夠凌雲用一陣了。劉虞也被各種言論頂到了風口浪尖,正是下手的好時機。
按凌雲最開始的想法,他是想聯合劉虞對付公孫瓚。但現在形勢變化太快,公孫瓚的兵力在下降,他自己的兵力在迅速增強,再與劉虞聯合已沒有什麼意義了。
從最近招收軍士一事上看,都是拿下一個城池之後,招募進行得非常順利。反倒從外地來投軍的很少。這個現象讓凌雲意識到,他得迅速擴大地盤,然後擴大軍事力量。否則這裡正打著仗,誰會大老遠投軍來送死。
公孫瓚雖然實力有所下降,但畢竟還是有實力,短時間內想消滅他不太現實。而劉虞現在正聲名狼籍,一下就成為他的首選目標。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如果他先對付公孫瓚,很可能給劉虞以喘息之機。而他即便打敗了公孫瓚,佔領了公孫瓚的地盤,那麼他將直接面臨袁紹與劉虞的夾擊。暫時留著公孫瓚,讓他抵擋袁紹,還能給他很大的緩衝餘地。
因而凌雲在時機成熟之後,以劉虞勾結烏桓為藉口,釋出討劉檄文。
而後,凌雲派人送給劉虞一封書信,勸他交出幽州軍政大權,如果不然,必將興師征討。
劉虞接到書信後,大為慌亂,召集諸位謀臣武將商議對策。結果他手下的人分為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降。
主降方為齊周、鮮于輔、鮮于銀,他們力勸劉虞激流勇退或許得保平安,否則民心不附,軍心動搖,迎戰必敗。
主戰方為從事程緒、副將尾敦、東曹掾魏攸,他們主張聯合公孫瓚一起對抗凌雲。
雙方人數相當,各有道理。如果直接交出大權,肯定可以平安無事,或許還能謀個官職,看起來比較穩妥。但劉虞並不甘心,權利這東西就像筷子一樣,誰拿起來都不願意放下。
如果與凌雲對抗,勝了的話,他還可以做他的幽州牧,如果敗了,那麼他的命運就掌握在凌雲的手中。人家想怎麼辦就怎麼辦了。
經過一夜思量,劉虞依然是放不下,最終決定與凌雲一戰。
他一邊讓魏攸去聯絡公孫瓚,一邊讓鮮于銀調兵遣將,準備開戰。
一時間,幽州境內劍拔弩張、風雲再起。
第一百零四章 兵不厭詐
公孫瓚在薊縣接見了魏攸,雙方一拍即合,約定聯手對抗凌雲。只要凌雲出兵攻打劉虞,公孫瓚立刻攻其後方,以做策應。
這種聯合方式對公孫瓚非常有利,他早知道凌雲所佔領的各個城池都糧草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