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倭人就像是一群被兩塊巨石夾在中間的小動物,朝前也是死,退後也是死,一會朝前沖,一會朝好跑,人是越跑越少,只有少數被激起了求生慾望的倭人揮著手中的武器,衝進了海中,但迎接他們的,只有一支支利箭,沒入了他們的體內,把附近的海水染成腥紅色。
而他們的弓箭對於大唐將士的傷害卻是微乎其微,箭矢在大唐將士那精良的頭盔和鎧甲跟前,就跟撓癢癢似的,連一點兒痕跡都沒能留下。
只有一些倒黴蛋,盔鎧甲冑之間的縫隙被箭支射中,不過造成的傷害也可以忽略不計,這樣以來更是激起了唐軍的怒火,原本五吸一輪箭雨,也被提速到了三吸一輪。
在密集的箭雨打壓之下,那些倭人弓箭手,此時就跟一群炮灰似的,除了承受大唐艦船的炮擊,以及登陸將士的箭雨之外,只能無助的哀號著,原來在杜荷心中想像的諾曼第式登陸,跟眼前比起來,就跟個笑話似的。
在登陸戰發起之前,杜荷還曾經想過,這場戰鬥將十分慘烈,畢竟此時的倭人雖然相對於大唐來說,生產力,科技水平相當低下,然而畢竟已經步入了文明社會,還是要比當初那些美洲大陸上的土著強的太多,再加上倭人悍勇,定然會對大唐的登陸造成一定的阻礙。
可是現在看起來,完全就是杜荷多慮了,這些倭人的反抗簡直就像是臨死之前,自蹈黃泉的最後瘋狂,除了最終死亡的結局,他們完全改變不了什麼。
十輪炮擊結束之後,那些搭載著小炮的快船也已經接近了攻擊範圍,開始了怒吼,大明的精銳部隊便在其掩護之下,順利登上了海灘,雖然披盔帶甲的大明精銳在不到一米深的海水裡顯得步履蹣跚,但是,堅甲給了他們堅實的防護,極大地減少了登岸的傷亡。
這個時候,倭人軍隊終於一聲發喊,數萬人從灘塗後邊竄了出來,總算不用一直被動捱打了,敵人就在眼前,這些倭人也被死亡激發了血性,嚎叫著朝著海灘發起了衝鋒,這個時候,大明安裝在各種快船上的小炮發威的時候到了,無數的炮彈就好像冰雹一般狠狠的擊打在海灘上,把倭人的衝擊生生炸成了稀巴爛。
這個時候,也有悍勇之輩揮舞著手中的刀槍朝前沖了過來,而此時大明將士已經登上了海灘,脫離了海水束縛,恢復了身體控制權的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慌亂,有條不紊地排列出整齊的隊形,先把早就裝好的箭矢從鋼弩中射出,然後抽出了腰間的鋼刀,迎著數量眾多的倭人,沒有絲毫畏懼的向著人群衝殺而去。
像這樣的戰鬥,他們已經經歷過無數次了,在生與死的磨礪之中,對於戰爭,在他們的眼中和一場遊戲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殺戮與被殺戮,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他們被殺戮的可能微乎其微。
炮擊依然在繼續,只不過為了避免誤傷,向前延伸了不少,倭人軍隊中不時爆起一團團粉碎的血肉,第一批上岸的大唐步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對著這些身材矮小,武器低劣的烏合之眾,就跟成年壯漢去欺負小孩子似的,每一刀,總會劃開對手那幾乎沒有防備的身體,飛濺的血漿,讓銀白色的海灘和沿岸處的海水都染出了詭異的紅色。
以不到百人的代價,把衝過了炮火封鎖的倭人軍隊死死頂住,隨著第二批大唐將士順利登岸,倭人的攻勢越來越弱,最後只能拋下無數屍身,朝後逃竄而去。
而遠處的一本道季子似乎還準備著再來一次衝鋒,不過這個時候,隨著火炮的射程不斷向前延伸,使得倭人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本就沒辦法阻止大唐步兵的登陸,在第二次衝鋒又出現了傷亡過半的情況之後,倭人的十數萬大軍已經被消化掉了三分之一,只得悻悻的逃離了海岸,朝後方撤去。
&ldo;這些倭人也太不經打了!這才多大一會兒就要逃走!&rdo;程鸞兒微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