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萊在隊長鬍安拉米雷斯的帶領下,走進更衣室,然後挨個和即將與他朝夕相處的隊友們見面。
不過他的心態和當初剛去利茲城的時候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當時他是怎麼和自己隊友們見第一面的?
在球隊的餐廳裡,他獨自一人和攝製組在一個角落中吃飯。他也想過自己要主動認識這些人,但他不知道該怎麼去認識,怎麼走出那一步。是球隊經理把隊長洛倫佐帶過來,才讓他和球隊搭上了線。
而直到查理波特主動湊上來和他聊天,他才算是融入球隊。
這個接觸融入的過程並不長,但也確實存在。
如果沒有查理波特,胡萊可能會花更長時間來融入球隊。
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融入一支完全陌生的球隊――在此之前他其實是沒有類似經驗的。
無論是東川中學校隊,還是去了閃星、國奧隊、國家隊,都是有熟人帶。
在東川中學,有毛曉和孟熙。
去海神青年隊,直接就是“乾爹”趙康明趙指導帶他,以至於他身上都被打上了濃濃的“趙康明派”的標籤,受到了趙康明的牽連,被孫赫排擠……
到了閃星,也有王光偉當他的領路人,帶他融入他職業生涯中真正的第一支職業球隊。
從這之後,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不管他在國內足壇怎麼轉,身邊總是能遇到熟人的。
比如去國奧隊,就有王子健他們。
半個賽季打進十一個球,幫助閃星保級這樣的事蹟,誰沒聽說過嗎?
但是當他離開國內,去了一個更廣闊的歐洲舞臺,他之前所積累的人脈關係就全都斷了。
克拉克和馬特倒是熟悉他,只是他們那個時候自身難保,對他融入球隊自然也是不可能有什麼幫助。
所以查理波特當初主動找胡萊攀談,對胡萊自己來說真是一個莫大的機緣和幫助。
那個時候的胡萊還是需要被人帶著、引領著,他才能真正邁進那道門的。
否則他就永遠活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裡――他也不是做不到,在認識李青青之前,他不就一直都是那樣過來的嗎?
自卑又狂妄,膽小又固執,看似矛盾的性格特質在他身上全湊齊了。
但現在完全不同。
馬德里海盜是豪門,他是從小球隊利茲城過來的。可他不會產生那種“仰望豪門”的心態,不會把眼前一個個早就聽說過名字的球員們視作什麼明星,更不會產生任何追星心態。
因為他和他們一樣,“胡萊”的大名也早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胡萊發現自己更加自信了,無論是面對馬德里海盜,還是馬德里國王,他都可以用一種平常心來對待。
這種自信不是虛張聲勢,而是發自內心最深處的改變。
仔細想一想,可能自從追到李青青後,他的心態就悄然發生了這種變化。
就是那種“女神都喜歡我,我怎麼能不支稜起來”的感覺。
不光是胡萊自我感覺良好,其實馬德里海盜的球員們看到他,也沒人會把他當做一個無名小卒來對待。
拉米雷斯還沒介紹到卡多索托尼尼的時候,剛剛被介紹過的伊翁馬丁內斯就跳了出來:“隆重介紹一下,胡,這位就是曾經被你在世界盃上進了三個球的巴西隊主力卡多索托尼尼!”
託尼尼剛剛伸出去的手迅速縮回去,同時飛起一腳踹向旁邊的馬丁內斯。
馬丁內斯就像是條件反射一樣閃身躲過。
接著託尼尼也不和胡萊握手了,轉身就去追馬丁內斯。
兩人又在更衣室裡互相追逐起來。
其他人則跟著起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