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章 萬般皆下品?

原來耳濡目染,不一定就能滋生出“喜歡”。

彩燕鎮中心的那尊琉璃彩燕,在雪花紛飛間赫然屹立著,不知道下一個冬天,鎮上是何種光景。

“女娃子就算了,本來我們鎮的女娃子長大後也是學學女紅,學學織布,不會參與到打鐵的過程之中,可男娃子們,包括我家的這個,也不喜歡打鐵,這該如何是好啊?”

這是一個問句,更像是一句反問。

“但是,我們這代人和我們父輩的那代人最為不同的一點,就是,我們懂得包容,懂得變通。”

在聽到這的時候,陳逸明顯鬆了一口氣,當“變通”兩個字從眼前這個五大三粗的男人嘴中講出來時,就已經證明了太多。

現在的江南,和二十年前的江南,一定是不一樣的。

“好巧不巧,當時恰逢改革,在原來的科舉制基礎上,廢除了所謂考試中的‘錦繡文’,我們當時哪懂那麼多啊,只是從客人中的一位教書先生口中,瞭解到了現在的考試,更多是借古喻今,抒發自己的見解與想法,不用與以前那樣死記硬背。”

聽到這話,門口的男孩撇了撇嘴,即使不要死記硬背,但是他還是要每日誦讀手上的這捧聖賢書,為了瞭解更多前人的賢言與觀點。

,!

他不知道,若自己早生個十幾年,碰上了“錦繡文’橫行的時代,那會有多痛苦。

當時差一點進入到殿試的範詩鳶,在先前的幾次考試中,也逃不開“錦繡文”的束縛。

小男孩不知道,但他的父親知道,陳逸兄妹知道,外面的很多人都知道。

行列結構死板,一味追求詞藻堆砌,生搬硬套典故,這都是“錦繡文”的基本特點。

有多少本該風流得意的才子,被“錦繡文”打到了谷底。

得虧是四年前,稷下學院十七位老師連同江南五十三所學堂集體上書,痛批“錦繡文”的惡處。再加上近幾年“錦繡文”的口碑愈發下降,考試中也有越來越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出現,有不少打破常規反而贏得考官青睞的例子存在,皇帝也很認真地讀了那篇洋洋灑灑似長卷般的摺子,最終下令,徹底廢除“錦繡文”。

一時間,在整個江南的文壇,掀起軒然巨波。

據說,當時除了以稷下學院一批為代表的老師,領頭的,是那位讓皇帝坐下傾聽其話語的先生。

這件事沒有多少人知道,也許是先生本就無意讓自己的名字太過招搖。

先生名為申縈雪。

“當時告訴我們這一訊息的那個老先生,在讚歎了一遍稷下學院等學堂的壯舉後,又說了一句讓我十分生氣的話。”

“他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我不認同這句話。”

段鱗臉上閃過一絲憤怒,士農工商,何來的高低貴賤之分。

但江南,自古以來,最鍾情文人。

“我也不認同。”陳逸點點頭,他能理解眼前這個男人,從事了那麼多年的職業被人當面貶低,這是誰也不會開心的事。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不讓孩子們打鐵,那最好的選擇,或許就是讓他們讀書。我們彩燕鎮沒有學堂,也聘請不到外面的老師來這裡長期定居,所以關於要不要讓孩子讀書這件事,大家商量了很久。”

陳怡望了一眼門外的小男孩,當小男孩眼神對上了那個好看的姐姐後,他害羞地低下了頭,裝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

“最後,大家決定,出錢給孩子們買書,讓自家不願意打鐵的孩子們讀書。”

“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這個世上沒有哪一件事是輕鬆的。我們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不:()山登絕處我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