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2頁

根據市政研室給出的調研材料,目前東華規模以上船舶修造企業僅十七家,九五年總造船完工量僅五六萬載重噸,整個產業在九五年的總銷額收入不足五億。

東華的船舶產業不要說跟其他造船工業發達的地區相比了,相比較徐城,也有天壤之別。

徐城當前造船產業規模發展到年完工總載重量超三十萬噸的水平,是東華的六七倍之巨。不過,由於徐城位於渚江中游,航道淺,江面窄,在修造萬噸以下船舶,有技術及人力資源的優勢,只是並不適合建造更大型的巨輪。

而未來海洋航運的核心,多是由數萬噸、十數萬噸甚至數十萬噸載重的超級巨輪組成;這對發展造船產業的岸線資源,提出極高、更嚴格的要求。

在這一點上,瀕江臨海的東華有著比徐城好得多的天然優勢。

沈淮與熊文斌一方面要努力說服省裡,同意將全省造船產業規劃跟扶植的重點棄徐城而取東華,同時自身也加強船舶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爭取培育三到五家年產能在十萬載重噸以上的大型船企。

理想很豐滿,現實則削瘦露骨。

全市十七家規模造船企業,以昭浦造船廠為首的四家修造船廠在霞浦。

然而就是霞浦縣以前重點扶持的昭浦造船廠,也都沒有造兩千噸以上的大中型船舶的平臺。

目前看來,僅僅是內部重點扶持昭浦造船廠的發展,也不知道發展到何時才能叫昭浦造船廠具備建造萬噸級巨船的能力,而縣裡顯然也不能冒著巨大的財政風險提供擔保,向昭浦造船提供無限制的貸款支援。

當然了,無論是梅鋼還是淮能,還是鵬悅集團,都有往造船產業延伸的慾望。

同時,顧氏的寶和集團,旗下在廣南投資建設的造船廠規模,也是頗大,在西陂閘港產業發展上,也談到投資造船廠的問題。

東華市到底採取哪些模式相結合的去促成地方造船工業的發展,沈淮、熊文斌以及市裡都還要反覆的討論。

岸線資源的利用、整合、調整也需要有一個中長期的規劃,不能說有一家企業進來投資,就劃一段江岸、海岸出去。兩百多公里的岸線資源再富裕,也經不住太多的折騰跟浪費。

沈淮本打算今天晚上跟熊文斌討論這些問題,只是現在做賊心虛,只能把這個問題拖後幾天才去討論。

白素梅帶著七七在外圍逛了一圈,到菜市場買了一兜東西走回來時,看到沈淮不在,問黛妮:「沈淮他人呢?」

「啊。」熊黛妮裝糊塗地說道,「他來過嗎?我剛才在浴室裡洗澡,沒見到他人啊。」探頭問妹妹黛玲,「沈淮來過嗎?」

熊黛玲昨天跟同學坐了一宿的客輪迴東華,沒有怎麼睡好,今天白天都在家裡補覺,她腦昏昏的,也不知道沈淮過來的事情,問她媽:「沈淮來過嗎?我在房裡睡覺,不知道啊?」

白素梅說道:「我剛才帶七七出去時,看到他開車進小區。」她也沒有多想,就將七七交給黛妮,她進廚房準備晚飯去。

熊黛玲想起剛才好像聽到什麼動靜,疑惑地看了她姐一眼,但也想不明白她姐為什麼要說謊,也不明白沈淮為什麼來了又走。

熊黛妮做賊心虛,抱著七七回了房間,到房間裡還心跳砰然,心想自己真不是做賊的料,但回味著剛才磨到雲端的美感,渾身又是說不出的舒服,忍不住想,真要叫那根粗東西到身體裡來,又該是何等的美妙。

想到臉燙身熱,熊黛妮將七七擺到床上,她坐到梳妝檯前,拿起鏡子,也覺得鏡子裡的臉蛋飛艷如花,格外的潤透,好似剛得到澆灌似的……

本來計劃跟熊文斌會談很久,臨時改變主意,沈淮就直接回去,想著趕寇萱去菜市場買菜回來自個做晚飯吃。

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