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24頁

對此,沈淮也只能心裡苦笑,也不會真拉下臉去跟杜建點破了說什麼,不過沈淮心裡又奇怪,如果說杜建真瞭解丁秀一家的情況,那下午談話時他話裡為何又隱約有推薦朱鵬的意思在裡面,難道實際的情況要比自己的想像更複雜?

沈淮蹙起眉頭來,手指敲著手裡的檔案。

「沈大哥,你在想什麼,好像很發愁的樣子?」羅蓉又問道。

沈淮笑了笑,自然不會將他發愁的事情,說給才看上去才十四五歲的羅蓉聽,有時候官場就是叫人頭痛,下屬琢磨領導的心思,領導也未嘗不琢磨下屬的心思,有些話偏就不往明白裡說。

沈淮倒不是關心羅戴民、丁秀一家的未來,他也不需要為他人的人生負什麼責任,他眼下更關心的還是城關鎮的人事調整問題。

亞太金融危機延續到今天,國內出口貿易及相關產業也深受牽累,第一季度的出口貿易增長,從去年同期的二十點,銳減到三四點,這樣的降幅,不可不驚,即使東華這邊貿易企業,努力開拓歐美市場,增長幅度沒有大幅下降,但也沒有承接此前迅猛增長的勢頭,更上一層樓,也可以說是受到影響了。

不過亞太金融危機背後,蘊藏著巨大的機遇。

這個機遇就是全球性的產業轉移、經濟全球化。

以亞洲「四小龍」、「四小虎」為代表的東南亞經濟(包括韓國),從七十年代開始迅速崛起,實際是全球性的第三次產業轉移所致。

即使到國內改革深化之後的九十年中前期,東南亞地區所承接的外商投資總量,是遠遠高於國內。

不過,東南亞狹窄及分割成十數個國家及地區的市場,很難有效的消化這麼大量的外商投資,過多的外資堆積到金融、房地產領域,導致大量的泡沫產生,這也是這次亞太金融危機產生及爆發的根源。

相比較之下,中國有著十三億人口的完整市場,經濟制度改革也進行近二十年,即使為人所詬病的應試教育體制,也為中國儲備了大量的技術性人力資源,有著比東南亞地區好得多的承接外商投資的條件。

如果說第三次產業轉移及經濟全球化還要繼續深化進行下去,那中國大陸則必然是最佳的,比東南亞及南亞印度及非洲、南美洲地區優越得多的承接地。

甚至此前轉移到東南亞及南亞一些歐美及日韓企業,包括東南亞的當地企業,都極有可能選擇二次轉移。

在亞太金融危機繼續往深處動盪之際,這種認識也逐漸的深入人心,很多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也越來越多的取得這種共識。

長青集團將其在泰國、馬來西亞的製造基地,往新浦搬,不過是稍稍領先了一小步而已。

在這種情形下,沈淮要想在產業轉移的浪潮裡,為地方經濟、產業發展爭取到更多的轉移產業份額,要想為梅鋼拉攏更多的合作盟友,為梅鋼的發展,確立更雄厚的區域產業基礎,霞浦的招商引資工作,就必須是不斷地加強再加強,而非停滯發展,更不能削弱。

沈淮手底下能用的人手,趙天明、戴泉、宋曉軍、王衛成等人,幾乎都把精力撲在這一塊,而在香港及東南亞,宋鴻軍等人的主要精力,也放在這一塊上。

胡家及金石融信與計經系,這麼深入的參與淮海灣經濟產業發展,是沈淮早初所沒有預見的——這使得淮海灣的整體開發,比沈淮預計的要早好些年。

這對東華,對淮海省也是好事。

淮海灣整體開發啟動得越早,對承接更大規模的產業轉移,就越有利,深度及廣度將更大。

東江證券案,徐沛、李谷不是看不到將趙秋華他們一舉掀翻掉的可能,但大家都保持著剋制,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就收手。

包括淮海融投的成立,也讓趙系參與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