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又放了一些那個蒜苗在裡面。
當然了,靈魂時刻來了,這個靈魂就是辣椒啊。
辣椒粉,這邊叫做辣椒麵。最後面臊子要出鍋的時候,放一些這個辣椒粉在裡面。
嘖嘖嘖,將麵條用白水煮開,要出鍋的時候,又放一些切的如同粉絲一樣的土豆絲在裡面,隨便燙一下直接撈起來。
不要太多的湯,稍微有一些湯就夠了。
一勺子這個面臊子,澆在這個麵條上面。
攪拌均勻以後,一口下去我的媽啊,青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這個裡面,有臘肉的香,蒜苗的香,還有辣椒粉的味道等等混合在一起,沾滿每一根麵條。
這一碗下肚,那是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給個神仙都不換的。
看過白鹿原,張嘉譯他們吃麵的場景吧?
雖然麵條有區別,可是吃相卻是一模一樣的。
一家三口人,劉垚和李秋月兩個人,坐在門口的地坎上,一人一個矮板凳,坐在一起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呼嚕嚕的嗦麵條。
這聲音聽起來,哪怕就是不餓也能把你的食慾勾引起來。
“三土,來多吃點肉。”
李秋月將自己碗裡的臘肉,挑挑撿撿的弄了一大筷子,然後直接夾起放在劉垚的碗裡。
或許有人會說髒,如果你真這麼想的話,那就只能單身一輩子。
兩口子的相濡以沫,你是不懂這種浪漫的。
“你呢,莫光顧著我,你也要多吃點長胖一點。你啊,現在太瘦了。”
“我你莫擔心,我已經夠了。對了老漢兒,您要是覺得面臊子不夠的話,灶臺上還有,要不要我給您端過來?”
劉大力在堂屋吃,他早上要喝兩口,所以弄了一個一米左右高,長寬大概三十公分左右的四方凳子在面前。
麵碗放在凳子上,左邊放著酒杯,右邊放著一個裝酸菜的小碗。
一口麵條,放一個藠頭在嘴裡。我的天,再來一口這個包穀酒。
我的個老天爺,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加的舒暢了。
“不用了夠了,你們吃你們的。”
話匣子開啟了,劉垚也想起一件事來。
“老漢兒,今年我們屋頭的秧苗,是不是還在二伯屋頭去買啊?”
“是的嘛,我昨晚回來的時候,專門過去了一趟說這個事情。
今天我們就要去運回來,下午我們就要開始栽秧,爭取加上明天把它搞完。
隊上的別人屋頭,好多都已經搞完了。”
“這樣子老漢兒,今年我和秋月過去買秧苗。
您老人家不用過去,就在屋頭幫我照顧雞仔兒。沒得人在屋頭,我有點不放心。”
“對頭老漢兒,我和三土去,您就在家裡照顧家。
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這個活兒就交給我和三土了。”
李秋月也同意這個,所以也立馬開腔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