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做事,再到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一番場面。
他很清楚的知道,做生意,就得有靠山。
普通人做生意,小打小鬧還好,一旦做大了,沒有靠山,那隨便就是被別人割韭菜剪羊毛甚至是殺豬的結果。
說實在的,自打靠上京兆杜家之後,杜立都覺得生意太過簡單了,順風順水沒有什麼節外生枝,遇上報上京兆杜氏的名頭,誰敢不給幾分面子?
京兆杜氏雖比不得關東五姓七宗,但那也千年的關中名門。
京兆韋杜,去天五尺。
本朝,杜氏更是不得了。杜如晦,平章事、吏部尚書。杜淹,御史大夫。杜如晦那是宰相,還管著天下官帽子。杜淹,朝中重臣,言官之首。
杜家叔侄在朝中的顯赫地位,杜立可是深有體會,在外行走,越發的通行無暢了。其實這也算是正常情況了,哪一家有名的大商行大商號,不是那些高門大戶權貴勳戚們在後?
這一次,朝廷的詔令一下,杜立也是感覺很不爽。不過他畢竟也是老江湖了,觀察了些日子,發現這次朝廷是來勢洶洶。
尤其現在李超還就任山南道宣撫使、大都督、漢京營造使等職,李超這個時候出京過來,很明顯是不簡單的。
杜立目光在眾同鄉臉上掃過,許久才慢悠悠的道,“朝廷現在只是下了一道詔令和買,具體怎麼操作,這個我們還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京中各大家族,不論是宰相家還是公侯家,還是勳戚之家,哪家沒有馬上響應,沒有立即賣糧給官倉的?不說別人,就說李相國,第一個賣糧,一賣就是幾萬石。”
“相比起來,我們才多少?跟他們比不值一提,論身份地位,我們只是一群小糧商罷了,卑賤商賈。認糧食,我們倉裡才多少糧?哪個手裡有一萬石糧嗎?沒有吧?所以說,天塌下來,也還有高個子先撐著。若是那高個子,都沒有什麼意見,我們在一邊說有什麼用?”
“我們真的就把一半糧食平價和買?”有些商人還是一臉不甘心。
眼看著旱情越來越嚴重,這誰都看的出來,手裡的糧食,那是要節節上漲的啊。留在手裡,就能大賺一筆,現在市價和買,哪怕比他們買的價還能賺點。但現在這個行市,不大賺那就是虧錢啊。
“李相國可是個厲害人物,我勸大家還是不要當這個出頭鳥。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萬一你們直接撞上去了,到時可是誰都救不了的。”
一說起李超,於是廳中人都沒人敢再抱怨了。
實在是這李超名頭太響啊。
哪怕是他們這些市井中的商賈,又有哪個不知道呢。
“都說李相國這人最好說話,哪怕是對商賈也並無歧視啊。”有人說道。
杜立冷哼幾聲。
“李相國人確實名聲不錯,但你以為李相真的就是笑面彌勒佛?李相今年不到三十吧,比陛下還年輕兩歲,如此這般年紀,就已經是相國,還是當今第一得陛下寵信之臣,你以為是怎麼來的?我奉勸大家幾句,不管這個事情怎麼發展,大家都還是先老實的靜觀其變,千萬千萬不要去當那個出頭鳥!”
出頭的椽子先爛,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
一番商議過後,與會的糧商各自離去,只有幾個人沒走。
“杜行首,咱們真的要把一半的糧食和買給朝廷?”其中一人問。
“我們可否少報一點上去?”
杜立輕笑兩聲,“我勸你們還是不要玩這種花招。”
“那真要拿出一半來啊。”那人萬萬不捨的搖頭嘆氣道。
“些許糧食而已,你那般心疼在意做什麼,如果你相信我,那麼你這次不但不要隱瞞少報,還最好是馬上準備好糧食,等李相國一到,立即就如數把一半糧食拿出來和賣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