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泉蓋蘇文父子也策動他們在東部的軍隊起兵。
貞觀十年,唐軍在東線十分順利,拿下了鴨綠江以南的所有高句麗土地。但在遼河一線,高句麗人卻在乙支文德的率領下,拼死抵抗。
打到冬季,李靖和李績共奪得高句麗人一百多座山城,但卻還是沒能擊潰高句麗人。寒冬到來,戰事再次停止,進入休整。
貞觀十一年夏,戰事再開始,又打了半年。
到此時冬季休整期,唐軍已經東西兩面合圍,把高句麗人困在了他們的千里長城一線,高句麗人守著幾百座山城,還在負隅頑抗,但已經山窮水盡了。
“我們已經傷亡了三萬人了,再打兩年,估計還得傷亡不少。”承乾道。
三年過去,承乾已經十七歲,馬上就要十八歲了。他長的越發的高大,眉宇間透著李世民的神態。
留守漢京三年,監國攝政,承乾也表現的越來越好。
皇帝三年沒回家,甚至發下誓言,不滅高麗不還京。
就在去年,皇帝將登州府升為大唐的東都。
大唐現在是東都登州一個朝廷,然後中都漢京一個朝廷。
三年,皇帝一心只盯著高句麗打。
“滅亡高句麗,傷亡五萬,也是值得的。”李超說道。大唐打高句麗,打了三年,傷亡計程車兵倒不多,主要還是耗費的錢糧十分可觀。但細算起來,大唐確實不虧的。
遼東一線還沒拿下,可三韓半島北部,以及鴨綠江兩岸卻都已經為大唐攻下。
李世民對於攻佔的高句麗疆土,也是很狠的,直接來了一個盡遷其民的策略。所有的被攻佔土地上的高句麗人,不管是哪族的,都成了奴隸,他們的所有財產也都成了大唐的財產。除了海上封凍期,每天在高句麗各個港口,都有無數的運奴船滿載著奴隸回到揚州、登州等地。
甚至曾經臣服於高句麗的諸部,也已經改內附大唐。
而大唐在三韓半島佔領區設州置縣後,百濟、新羅、東瀛三國,也對大唐更加臣服。
這一仗,怎麼都不會虧的,現在離最後的圓滿,就還差那麼一步了。
大約百萬高句麗軍民困守在遼東一線,這些是硬釘子。但仗打了三年,大唐軍力充足,糧草也充足,可高句麗人卻已經是快要彈盡糧絕了。
這就是大國與小國的根本區別,大唐二十萬軍隊在遼東打了三年仗,絲毫不動搖國本,但高句麗卻已經處於崩潰之中了。
“太師,明年就是貞觀十二年了。我那三個兄弟也都十五六歲了,既然陛下還暫時不回來,那麼就由我來做主,也該讓他們之國就藩了。”
漢中郡王李恪今年十五,秦王李泰今年十四,宜陽郡王李佑今年也十四。
皇子十五之國,本來李恪今年就要之國的,但李世民沒發話。
“此事是否請示下陛下呢?”李超笑著道。
承乾看著眼前紛飛的雪花,“這點小事就不必勞煩陛下了,等新年一過,我就派人送三位皇子去西域之國。八萬健兒已經在西域站穩腳跟,大唐的十幾個軍鎮也都建立了起來,諸分封的貴族們,也已經在那邊建立了自己城堡、莊園,招募了自己的領地騎士。陛下既然給他們在那邊分封了領地,皇子們總不能辜負陛下的好意。”
李超笑笑,這孩子,越來越壞了。
第1178章 防火防盜防皇帝
入夜。
柯慶悄無聲息的出現在李超的書房。
李超盤膝坐在炕上,鯨油燈下翻看著書冊。
“據你們的情報估測,遼東之戰什麼時候能結束,陛下何時會回京?”李超抬起頭,問道。
“據暗影的情報匯總分析,遼東之戰已經到了關鍵之時。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