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族掌控中原。”
禮,不僅是制度。
周公不但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同時也給了華夏一族凝聚力以及開拓進取精神。而同樣尊崇周公的孔子,則提出了仁的理論。
這個仁,很複雜,甚至到了後來,被腐儒給歪解了。其實孔子的儒家學說,以及他那核心的仁,是曾為中國立過大功的。他最大的功效有兩個,一是大一統,二是開拓同化。
有了禮和仁,秦一統天下,雖然後來也要經歷治亂迴圈,但分裂後,很快都會再統一。因為禮和仁,讓分裂的各方,心裡也始終承認中原是一個整體,大家都是華夏一族。正是這種大一統的思想,讓中原一個個大一統王朝傳承下去。
而也正是禮和仁,讓中原王朝能夠一直對外開拓進取,並且不斷的同化一個個被征服的部族,一片片被征服的土地。
“陛下,周朝建立之時,天下才多大?中原都遍佈蠻夷。但到秦一統天下時,天下則又多大?秦一統天下,且征服嶺南百越等地。漢代秦,更是讓華夏一族變成了漢族,漢往東征服到了遼東。往西,到了西域!漢雖亡,但卻是以強亡,到亡時,周邊諸部族都沒有能與漢抗衡者。”
秦皇漢武,這正是李世民最崇拜的兩位皇帝,秦一統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朝廷,不再只是周天子那樣的共主。而漢武外破匈奴,內部集權,也一樣影響著此後千餘年。
“陛下,不要停止征伐的腳步,不要停止開拓的精神。一旦我們停下來,一旦我們的目光只看著腳下的這片中原之地,那麼大唐也就將從此衰弱了。”
“凜冬暴雪之時,孤狼不存,群狼可活。永不停止的開拓進取,才能讓大唐一直保持著強大的國力。”
李世民靜靜的聽著,這些話,從來沒人跟他說過。對於周禮對於孔子的仁義,以前許多人與他講過,但都是從另一個層面講,從來沒有人跟他這樣講。
難道他不想超越秦皇漢武嗎?
難道他不想為漢家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嗎?
“陛下,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天下疆域如此之廣闊,何不為大唐開疆,為大漢開疆。征服四方,教化蠻夷!”
李世民眼睛裡有了光。
“東征!”
“西討!”
“南征!”
“北戰!”
“征服四方!”
“教化蠻夷!”
他喃喃的唸誦,眼裡的光芒越來越盛。
李超跟皇帝說這些,就是希望皇帝能夠繼續擴張,希望朝廷能夠保持對外的開拓,這樣朝廷內部的矛盾也轉移到外。皇帝不用整天想著削諸侯之權,諸侯也不用整天防範皇帝。
大家一致對外,征服開拓。
“文遠,聽你這一席話,朕都熱血沸騰了,此時此刻,當痛飲幾杯。不喝茶了,上酒吧。”李世民笑著說道。
李超笑著起身。
皇帝到底聽進去了多少,又或者有沒有認同他的這番說辭,李超並不清楚,也許皇帝只是受了啟發,想到了其它。
溫室外,李超找到武媚娘,“去拿一罈葡萄酒來。”
武媚娘很快取來一罈上好的葡萄酒,不過李超看著她,卻突然改變了主意,他讓她去取白酒來。
酒取來,李超沒急著進去,而是招手讓武媚娘坐下。
“媚娘,當初你本來是要沒入掖庭宮的,但後來我向陛下求情,讓你留在李家。但按當初說好的,等你十四歲時,就要入掖庭做役。”
武媚娘小臉慘白。
在李家,她雖是奴婢,但以前一直跟著太子妃,處境很好。而去了掖庭,那就不一樣了,那就是去做苦役。
“趙王,我不想入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