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她的親哥哥修齊就跑來走後門了,最終,納蘭柳與納蘭士清成為蘭臺學宮的第一屆學生。蘭臺學宮的招收標準,是六到九歲、出身清白的滿人家的男孩子……雖然創辦人納蘭雷霆無比希望自己足歲的長女納蘭朵(大老婆伊爾根覺羅氏生的)入學,但現在這個時代是極其封建的,入學讀書的女人也就只出過一個祝英臺——還是女扮男裝的。
對於納蘭雷霆希望女人讀書的精神,嚶鳴表示應當點贊,前途是坎坷的,是需要長時間努力的,但願自己在大清朝的歲月裡,能夠看到女人被允許入學讀書的那一天……
蘭臺學宮也有嚶鳴的一份心血,從學宮的選址、圖紙的設計、教室的格局,乃至學生的校服,她都悉心參與。因為她的建議,學宮選在了具有溫泉的黃金地段,學生上完騎射課後,能好好泡個溫泉解解乏。而且距離圓明園夏宮坐車也只有小半個時辰的路程。
學宮的教室博採了西洋建築採光好的優點,用的是雷霆新改進的新一代高透明度玻璃作為窗戶,去年剛剛研發出來的鋼筆、墨水也將成為學生的新工具——只不過毛筆字還是必須練的,鋼筆只是一種補充。
只可惜,弘曆不同意推廣簡體字,倒是可惜了。
至於校服,幾乎可以說是嚶鳴一手設計出來的——淺藍色的袍子配寶藍色對襟盤扣馬甲——沒錯,就像是現代曾經流行一時的唐裝似的,其實唐裝名有“唐”,其實是旗人馬褂的簡練版,袖子不再肥大,腰身不再臃腫,穿上去自然顯得格外幹練。
料子一律使用松江布,學生整齊劃一穿這種校服。
松江布柔軟吸汗,又比普通棉布更堅韌耐穿,的確是最合適的料子了。
一樣的衣裳,才能一定程度上削減學生們因為家世門第差異而造成的不平等……但也只是一定程度上而已。
嚶鳴一直希望永琚能隱瞞身份入讀……但且不說弘曆不同意,實際操作上也不具備可能性,蘭臺學宮的第一任學員中,認識他的人太多,宗室子弟、納蘭家子弟……指望這些小孩子守口如瓶似乎太不切實際了點。何況弘曆也不願意有人跟自己的兒子平起平坐。
在弘曆的觀念了,尊者永遠要比別人高一等,卑者永遠也別妄想僭越!哪怕是小孩子,也別想亂了尊卑,更別妄想與皇子阿哥平等論交。
記得開學的那一天,正是乾隆二十六年的農曆八月初一,秋高氣爽。天矇矇亮,永琚被從溫暖被窩裡挖了出來,因為今天她他要去蘭臺學宮讀書了,陪伴他一起去的是兩個伴讀和六個哈哈珠子,伴讀是納蘭煙和納蘭柳,倆孩子長得像雙胞胎似的——只不過煙兒更白淨漂亮些,柳哥兒則更安靜規矩。
至於哈哈珠子家世就低了些了,卻都是滿蒙勳貴家族子弟,年歲與煙兒柳兒差不離,都比琚兒略大些。
伴讀還好些,陪伴皇子讀書,至於哈哈珠子……雖然也可以陪皇子讀書,但更多時候會被皇子阿哥充作使喚人……這已經慣例了。
嚶鳴將親手縫製好的兩個書包分別掛在琚兒與煙兒脖子上,“好好讀書,不許調皮!”——她倒是不擔心這一干一親倆兒子會被人欺負了,煙兒爪子鋒利、戰鬥力極強,成年人大漢都能撂倒無數個,只盼著騎射課上他收斂著點。至於琚兒,去了學宮,連學宮的祭酒都得給他磕頭請安呢!
永琚點了點小腦袋,朝她打了個千兒,“那兒子去汗阿瑪那兒請安辭行了。”
弘曆昨晚是獨宿在九州清晏的。其實嚶鳴前半夜也是在哪兒睡的,滾來滾去的那種睡……後半夜因為擔心兒子的行囊有所缺漏,又跑了回來。
所以這會子嚶鳴也困著呢,擺擺手,打發兒子走人,便回海晏堂寢殿中又寬衣躺下了。
天色大亮的時候,嚶鳴還沒睡飽,就被精力過分旺盛的小永瑤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