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他們在這道腦筋急轉彎裡結束了晚飯,沿著馬路慢慢的朝前走。
他們一邊走一邊饒有興趣的看著周邊的店鋪,聊著一些瑣事,這些平日裡司空見慣的鋪面似乎有了全新的意義。
林子軒突然領悟到兩人約會並不一定要去什麼豪華的地方,只要在一起,哪裡都一樣。
就這樣走著就挺好。
於是,他們沒有去酒吧見識流行文化,而是沿著馬路逛了一趟夜市。
回到家裡,林子軒發現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那就是處物件真是花錢。
今天一天看電影吃飯,還有零食和來回公交車的費用,十幾塊錢沒有了。
他還沒拿工資呢,就算是拿了工資,也不夠這麼消費的,好在一個月只有四個星期天,看來要想辦法掙錢了。
正在林子軒琢磨掙錢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信。
這是來自《詩鐫》的信件,他的詩歌會在下一期的《詩鐫》上刊載,稿費30元整。
詩歌的稿費這麼高啊!
林子軒頗為驚訝,自己要是寫上數百首詩不是發財了麼?
一般來說,小說是按照字數算錢,詩歌則是看詩人的名氣和詩作的質量。
因為他的詩歌是慕致遠推薦,所以《詩鐫》編輯部給了相當於著名詩人的價錢,新人的稿費沒有這麼高。
這讓林子軒找到了一條發財致富的路子。
當然,他也知道這件事純屬偶然,他不能每次都讓慕致遠推薦,就算真是女婿也不能這麼做,關係到臉面的問題。
他準備寫本小說試試水。
第十章 沒有觀眾的人生
在這個電腦還屬於科研單位緊俏物資的時代,寫作還需要自己動手。
林子軒決定寫一部中短篇的,貼近這個時代生活的小說,他想到了《頑主》。
“頑主”是京城俚語,意思是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整天瞎混的一群人。
他們和一般的痞子不同,他們喜歡玩,還能玩出花樣來,他們想過一種自由的生活。
但在正常人看來,他們就是混混和痞子。
《頑主》這部小說講了三名無業青年,在京城開了一家“三t公司”,專門替人排憂、替人解難、替人受過,所以叫做“三t”。
他們的業務範圍很廣。
比如替人談戀愛,要是有人沒時間和女朋友約會,可以請他們去陪那女的聊天。
還有人為了不挨老婆罵,就請他們去捱罵,讓老婆消氣。
他們還為所謂的作家頒發文學獎,還替人到醫院照顧老人,兼職心理諮詢師等等。
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每個人都有不順心的時候,也都有想幹卻幹不成的事,他們這個公司就是幫人解決麻煩的。
這其實反映了這個時代百姓的心態和思想轉變。
小說用諷刺和調侃的態度寫了社會百態,這是一個開放和保守共存的年代。
老一輩人的生活方式和年輕人之間的衝突,社會上舊觀念和新觀念的衝突,這些都透過三個人的故事展現出來。
最後,因為被顧客告上法庭,他們的公司被國家勒令停業。
三人突然想到街上打人,於是他們衝到大街上,對著那些來來往往的中年人撞了過去。
“你敢惹我麼?”面對被撞的中年人,他們這麼問道。
那些中年人並不理睬他們,而是急匆匆的走掉了。
這一代的青年人迷茫和困惑,他們不想按照父輩的生活走,想幹點什麼,卻發現社會對他們不理解,認為他們在瞎胡混,是失足青年。
小說中有這麼一段話。
“人生就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