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當日陛下從臣那裡取來宮中的不過是臣的一個試驗品,或者說是半成品,其實只具有觀賞價值,並不實用。但是後來臣對火炮又做了改進,不如……”孔晟疾步上前,附在皇帝耳邊小聲說了一番。
皇帝神色變幻,緩緩點頭:“也罷,朕一切依你。但是孔晟,此事事關重大,一旦……你可知道後果?”
皇帝目光凜然,略帶殺機。
孔晟知道皇帝在暗示自己,若是火炮因此而公開,那麼,今後就必須要掌握在朝廷或者說皇帝手裡,嚴禁孔晟私人掌握如此國之重器。
而事實上,即便是皇帝默許,滿朝文武也未必會答應啊。
孔晟早有思想準備。其實,既然他主動提出這般建議,說白了怎麼能不考慮到後果呢。
孔晟躬身下去:“陛下,臣正在充實完善火炮鑄造技術,臣可以答應陛下,待臣出使回紇結束回到長安,一定會將完整的火炮鑄造方法交給朝廷的火器鑄造監,決不食言。”
李亨狂喜,他前番之所以不惜以砍頭來威脅孔晟,無非惦記的還是火炮鑄造術。如今孔晟終於答應要將如此國之重器交給朝廷了,他焉能不高興?
其實孔晟從一開始就準備將火炮鑄造技術貢獻出來,推動這個時代的兵器科技進步。只是他不願意火炮鑄造術變成皇室私有的鎮壓天下的利器。而且,目前他所掌握的火炮鑄造術的確還不成熟、不成體系,待他從回紇出使返回之後,他會全身心投入到火器的研發上,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加以充實完善。
而同時,他會推動皇帝在國家層面設立火炮鑄造監,這就是國家的機構部門,而不是皇室私有。這種東西,只有掌握在國家層面上,才不會淪為某一個階層專權****的工具。皇帝可以更迭,可以改朝換代,但國家卻始終都是那個國家。
他還在考慮在大唐設立火器研究院。火器研究院,火器鑄造監,火器配置司,這三大國家機構分別獨立運作,各自制衡,分工協作,互相監督,火器就不會淪為私器。
孔晟很清楚,火器只有作為國家行為,建立在國家工業體系發展的基礎上,才會具有發展的空間。而如果是皇室的私器,當火器的價值被透支過去,皇帝就會失去對火器的重視程度。
從火器技術的發展來看,自火藥發明之後的700年間,中國發明瞭像火槍和突火槍之類的若干種火器。正如李約瑟所說:“從最早發現火藥配方到射出與內膛口徑吻合的彈丸的金屬管狀槍的完善,這整個過程在中國演進時,其他民族對此還一無所知。”後來蒙古人在長期的征戰之中把火器帶入他們所征服的阿拉伯和歐洲地區。一般地講,火器傳入歐洲的時間應該在13世紀中葉,或許還要晚些。然而,在500年後的鴉片戰爭中,最先發明火器的中國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早已無可奈何,只有捱打的份。
就火器的價值來看,中國人將它用於對付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威脅;當這種威脅被消除之後,朝廷就基本上失去了對發展火器的興趣。而火器傳入歐洲之後,歐洲人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新式兵器,舉國家之力推動發展,才有了後來西方火炮火器技術的突飛猛進,而最先發明火器的東方大國,卻只能在西方火炮的轟鳴下被動挨打。
在這件事上,孔晟想的很清楚。
在他的有生之年,他會竭力推動火器在大唐的發展,這是增強大唐國力和軍力的根本。而發展火器軍工產業其實還是一個抓手,這同樣會帶動其他相關的很多產業,最終推動的是整個國家工業化程度的突飛猛進。(未完待續。)
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炮在轟鳴(2)
第四百九十七章大炮在轟鳴(2)
“孔晟,朕心甚慰。汝此番為朝廷為大唐立下蓋世功勳,有此國之重器在,我大唐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