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 隨意去翻任何一個營銷號的首頁,都必然會出現《一劍三千里那張密密麻麻的武指名單圖。
雖然武指的數量和劇集的質量並不掛鉤,但這至少代表著劇組用心做劇的態度。
同一天裡, 一位劇評人發表的劇評獲得了大量閱覽與點贊, 這篇劇迷名為《懷念我們年少時的武俠——
“誰最早看小說的經歷不是從武俠開始?江湖兒女快意恩仇, 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在舊書攤和學校門口的小書店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時光, 書裡的招式必然是要記住的,下午打架可以多念幾句口訣。”
“或許是大師們創造了太多的佳作, 後人已無法繼續去創新, 也或許是武俠的世界太小, 只容得下我們所熟知的英雄,最近這幾十年裡,武俠少見佳作,劇集收視平平,甚至少被觀眾提起。”
“這或許和時代有關, 武俠誕生於積貧積弱的迷茫年代, 與民族情懷息息相關,有人認為, 在這個時代裡,我們不再需要武俠, 觀眾的目光也很難在這種‘老舊’的題材上停留。”
“我個人反對這種觀點。”
“任何題材, 只要拍攝者和編劇用心去創作,即便是大眾認知中偏冷的題材, 也有爆冷的可能。”
“就比如最近播出的《一劍三千里, 當我看到這部劇第一集的時候,我產生了一種觀點——這部劇在告訴觀眾, 什麼才是真正的武俠。”
“武俠劇為什麼越拍越差?這是不少劇評人和觀眾共同的疑惑。在我看來,如今這個問題不需要認真去分析,用《一劍三千里和《刀劍情兩部劇去對比就可以。”
“《刀劍情幾乎集結了近幾年武俠‘精品’劇的通病,重點在景而不在人,武俠的核心沒有體現出來,原作中俠肝義膽、懲強扶弱的部分被大量縮減,主角間的感情互動加得更多,有些戲份甚至讓觀眾覺得莫名其妙。”
“而《一劍三千里認真描述了常寧羽這個角色的成長線,它的故事是一板一眼的老式武俠,但一部武俠劇該有的元素,它全部囊括於其中,沒有做不必要的刪減。”
“不少觀眾注意到了《一劍三千里武術指導的名單,再往後翻的話,這部劇還有驚喜——鳴謝名單裡的名字觀眾們或許不熟悉,但作為劇評人,我常年和這些在創作一線的編劇打交道,從某種程度上說,《一劍三千里的劇本不只是林濟一個人的努力,也凝聚了許多編劇的心血。”
這篇劇情篇幅很長,並不純粹是對《一劍三千里的誇讚,而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勾起劇迷們對當年武俠盛況的懷念。
“贊同+1,其實我對武俠題材不感興趣,不過我爸有天在家看這部《一劍三千里,我去瞟了一眼,發現還挺好看。”
“我屬於本來對《一劍三千里不感興趣的那種,但是這部劇莫名地就看進去了。”
“主要是劇情不錯+打戲好看。”
“我超喜歡常寧羽和陳星竹的兄弟情,日暮山莊之戰我垂直入坑,常寧羽太帥了!”
“樓上說出了我的心聲!誰懂?木訥樸實的少年看起來毫無脾氣,但只要是為了親人知己,他可以對抗整個天下。常寧羽在陳星竹面前就是小笨蛋,陳星竹武力那麼菜,但他說什麼常寧羽都願意聽,陳星竹也知道自己菜,可是常寧羽遇到危險的時候,他也願意擋在對方身前。”
“林濟寫這劇本的時候應該沒有讓觀眾嗑的意思,但我很難忍住不嗑。”
“笑死,我也在嗑。”
日暮山莊之戰播出的那天,《一劍三千里連著上了幾個熱搜,先是劇裡那些熟面孔被劇迷們認出,媒體進而開始報道這群武打演員的現狀,之後又是劇組設的培訓班被公開了,男主顧黎驍一邊扎馬步一邊咬牙切齒的表情直接被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