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倆還好,不過,趙菲已經叫市局王局長做叔了,那麼邱雲雪和王局又算啥呢?
趙菲自行腦補,不由露出了有趣的笑容。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就是這樣,有些人看似不可能有交集,彼此平時的地位有著雲泥之別,但一旦因為某種事件產生聯絡,如若能及時抓住這種機會,也會變成自已的資源。
在這些關係中,講求的是互惠互利,扮清高這一著,在這種關係中是不適用的。
根雕展館門口,張掛著大紅橫幅,“熱烈慶祝首屆根雕展在雲杭市舉辦”幾個大字十分顯眼,落款處,寫著“市根雕協會賀”,看來,歐陽夏飛老師一定會來,根雕協會可是他的心血啊!
想著就要見到歐陽老師,趙菲的心還是有點“碰碰”亂跳的激動。這種感覺很奇妙,明明是她四年的班主任,但是見面卻又成了陌生人。
根雕展是開放式地展覽,並不收門票,由於事前造足了勢,在電視和報紙上提前預熱廣告,所以來觀看展覽的人很多。
除了展覽各自的作品,來此參展的根雕藝術家們,主要的目的還是能把手中的根雕售出,變現。
這個時代,是發展經濟最好的起步時代,在普遍的農村裡,萬元戶正成為媒體塑造的響噹噹金字招牌,誘惑普通人去衝刺萬元戶夢。但是在城市裡,許多依靠政策先行一步、富裕起來的人群,早就超越了萬元戶的概念,他們的生活是一個月收入只有幾十百把元的普通人難以想像的。
他們可能因為倒賣火車皮發車憑證日賺上萬,也有可能因為從公海上走私電器、香菸一夜暴富……
因為錢來得快,加上過去長期的貧窮壓抑,在有錢之後產生的爆發式的購買慾,這群人有力地推動了奢侈品的價格的飆升。
而另外一些人,看準了這個消費群體,把一些傳統把賞的、代表高檔、高雅和身份的物件炒作了起來。
炒蘭花、炒蟈蟈、炒古董、炒根雕、炒古傢俱……
在瘋狂的炒作之下,一株名貴的蘭花,甚至可以賣到20多萬元,在劉桂珍這種生活艱難的普通人眼裡,20萬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而在劉桂珍這類人以外的生活裡,卻真實地發生著這樣種種不可思議的事:品相好的蟈蟈,一頭賣到成百數千元……
根雕,作為蘊含藝術內涵的物件,最高價值炒作到數十萬元,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因此,趙菲對自已的根雕還是存在著相當的信心。只要不是品相低劣,賺點小錢應該沒有問題。
剛走進根雕館,趙菲就被撲面而來的根雕作品吸引了。
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物件,透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根雕是一件藝術品,根的妙在於似於不似之間,一件上乘的根雕作品,最絕的是天然不加修飾。
趙菲一進館,就看到了好幾件根雕精品,比如這件“奔牛”吧,就是一塊形似牛形的樹根,僅以清漆上色保護而成。
這件“奔牛”,掛牌七萬元。
還好趙菲前世已經有所見識,否則,如果還是當初那個初進城的鄉下小姑娘,看到這個數字,早就嚇壞了。
根雕展是由市根雕協會主辦的,由根雕協會邀請來的名家,設立了專門的展位,而其餘下貼子邀請的一零散藝術家,則自由設展,不加限制,氣氛顯得十分地寬鬆。
這也是第一屆才有這樣寬鬆的氛圍,趙菲聽歐陽夏飛老師說過,自第一屆根雕展打出名氣,成交效果顯著後,隨後幾屆的根雕展都實行了攤位收費的制度,模式類似於廣交會,一個攤位一天要收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展位費。
還好是第一屆,不然趙菲還真交不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