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9部分

原本強撐著“吐血”地身體。準備來一篇花團錦簇文章上書為兩個姊妹求情,不令其遠嫁的王素節,面對這樣的局面也給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最後乾脆消停了。

李賢和上官儀火速趕回來的時候,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幅局面。兩人一個是中書令,一個是侍中,一個掌握出旨,一個掌握封駁,最是有權力的角色。而李賢甚至還擔著一個知門下尚書省事的官職。這無疑代表著,他一個人就可以作為三省最高長官。

只不過他知道自己這麼個角色,名義上遠勝於實質,因此和上官儀一起去見了李大帝。把祭陵的事情都解說了一半,再去單獨見了見老媽,便認命地來到了政事堂。提腳進門發現一幫人正在議事,他就自覺躲在後頭當起了聽眾。

能當官的十有**是雄辯家。不善言辭地實幹家一般而言只能永遠在基層或是實際部門,老劉頭能進政事堂雖說是因為在百濟戰場功勳卓著,但何嘗不是因為這一位極其善於煽動和演說?於是,李賢再一次充分見證了宰相之間的辯論和尋常老百姓夫妻吵架有什麼區別。再次從引經據典中學會了不少東西。

有一句話叫作宰相不吵,天子發愁,如今看來果然是有些道理的。

只不過。這吵架的兩方過於旁若無人。吵了大半天也沒看到他。所以他只好清清嗓子咳嗽了一聲:“啊咳!”

這一聲清亮地咳嗽終於把爭吵的雙方拉了回來,一看見是李賢。郝處俊額頭爆起的青筋縮下去了一點,而裴炎也恢復了往日的從容淡定,和眾人一起點頭為禮。大唐親王太多,尋常親王如果不管事上朝地時候還得排在宰相後頭,見面也就是平禮,而李賢如今是因為管了事,和在場的所有人不是平級就是還高上那麼一級兩級,否則,這地方他也是進不來的。

他這麼一打岔,裴炎和郝處俊就吵不下去了。其實也就是為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裴炎認為兩位公主乃是有罪宮妃之後,應該殺減儀制;處俊堅持認為公主是天子地血脈,出嫁應該隆重,這就對上了。而李賢作為兄弟的立場稍微作了一下和事老,事情也就解決了。

這一天政事堂沒多少需要討論的議題,各自把各自地事情料理乾淨卻也已經是日落斜陽,可憐李賢剛剛出了一趟公差回來,壓根沒時間休息就頂上班去,走出門下省政事堂地時候,那簡直叫一個腰痠背痛——讓一個坐不住地人坐一天,那簡直比什麼都累。

“雍王殿下!”

李賢轉頭看見是裴炎,便把滿臉的不得勁收了起來,豈料對方打頭一句話就讓他愣住了——“殿下,我聽說您對明崇儼得天皇天后青睞頗有不喜。不過,此人雖說出身士門,卻只是以方技聞達,可比倡優之流,殿下不必過於憂心。”

他除了關照過自家三個妻子,沒對人家說起過不喜歡甚至討厭明崇儼啊?李賢實在是不知道這突如其來地提醒是怎麼回事,直到裴炎走了他才回過神。

然而,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從政事堂一路走到宮門口,累計有李敬

禕之、兩個十六衛將軍、三個六部尚書還有一堆人悄起這件事。到了最後,連他自己也不得不懷疑,自己是不是在某次醉酒之後洩露過這種口風。可想想卻又不對,他如今的酒品很不錯,再說最近幾乎沒有酪酊大醉過,怎麼會有這種事?

靠,這是誰造謠!

如果只是一個兩個,興許李賢打個哈哈事情也就過去了,偏偏如今是一個接一個一大堆人。一想到這事情官員們都知道,外頭不知道傳得怎樣沸沸揚揚,他不禁生出了十萬分警覺。他可從來沒擺出臉色給明崇儼看過,這不是人家瞎猜,就是真的猜準了他的心思,絕對小覷不得!

由於祭陵大典的成功(事實上有那麼多人從前忙到後,自然絕對不可能失敗),李賢又受到了口頭上的褒獎,誰讓他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