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這伏羲氏乃女媧聖人娘娘之兄長轉世,接替燧人氏之位,帶領人族逐步穩定下來,一點點走向繁榮。
燧人氏一生,都是在帶領人族與天鬥、與地爭,在巫與妖之間掙扎求存;
伏羲氏則是將一部分精力放在了鞏固人族自身氣運,算是給人族以開化,完善人族修行之法……
洪荒中的三皇五帝,每一位都是在上古之末,帶領著人族一步步興起,每一位人皇‘專攻’的方向不同,貢獻也不同。
大世,來之何易。
李長壽鎮定自若地駕雲向前,到了木舟上,坐在木舟尾端。
大禹上下打量了李長壽幾眼,笑道:“這三問你若答不上來,今日就把禮物和信件留下,自行回返,幾位前輩應該不會見你。”
言下之意,卻是在提醒李長壽。
只要你問題答的好,那幾位人皇處有機緣可以撈……
李長壽麵色頓時頗為凝重,拱拱手,正色道:“請帝君出題。”
“第一問,你乃天庭天帝器重之大臣,又是咱們人族出身,假若天帝對人族降下災禍,你當如何勸說天帝收回成命?”
李長壽沉吟幾聲……
這上來就直接開大?
這個問題,無論自己怎麼答,都是難以完美,這就跟‘忠義如何兩全’的問題一般。
大禹帝君眯眼笑著,靜等李長壽回答,也未催促。
李長壽坐在那思考良久,心底泛起了百般念頭。
片刻後,李長壽有些慎重地道了句:
“不勸。”
大禹嘴角輕輕抽搐,笑罵道:“我問你如何勸,你卻說不勸,答非所問矣!”
李長壽心底暗贊,這人皇雖退休了,但也是絲毫不糊塗,也並非是那麼容易被自己帶偏節奏。
“前輩,晚輩不能勸,也不應去勸,還請前輩聽晚輩詳細道來。”
“講,”大禹笑道,“任你能說的天花亂墜,若是講不出個道理,今日這一關你也過不得。
說實話,做人皇時,能言善辯者我已見識了不少,你莫要起那詭辯的心思。”
“晚輩不敢,”李長壽含笑點頭,開始了自己的……
一辯。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問題之外。
基本答案:
【天道不以人族的意志運轉,應當是人學會去與天地自然和諧相處,人也是天地的一部分。
且災年、豐年都是天數,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禍福,天道有衡,不可輕破。】
接下來,也可稍作延伸:
【人無法決定天災是否降臨,但人卻可以抗爭天災,以人力度災禍。】
隨後深挖立意:
【人族此時是天地間的單一主角,應當時刻保持警惕,自強、自立,借天災以磨礪自身,避免被其他種族取代了主角之位。】
最後再以人教理念點睛一句:
“人法天地,道法自然。
自然並不是一味的溫和,也有殘酷與暴烈。
人族應當學會敬畏天地,才能長盛不衰,永為主角。”
一篇‘退休人皇殿試滿分答卷’,就這般出爐了。
甚至還可以搞個公式,套其他的內容進去。
李長壽話語落下,大禹卻是眉頭緊皺,輕嘆了一聲。
見狀,李長壽也不免有些忐忑,問道:“前輩,晚輩可是有言語不當之處?”
“並非如此,你答的十分不錯,就是有些過於標準,像是此前就備好了答案,讓我不好評價。”
大禹沉吟兩聲,“算你過了這一關。
第二個問題,若有一日,天帝想要下凡去紅塵之中行走,體會人族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