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五十九章 風起南洲

露出些開心的笑意。

自己,還是幫不上他什麼呢。

……

自李長壽夜會子受,又三月後。

商國遠征大軍回返商地,大半將領連夜趕回朝歌城,以王子子受‘軍中殺勝將’之事,告子受之罪。

翌日清晨。

百官雲集大王殿,子受身著甲冑,一言不發跪伏於殿前,帝乙面無表情坐於高坐。

十六位遠征將軍齊齊單膝落地,陳述子受斬將前後情形,言語激烈、氣憤難當。

眾大臣頓時議論紛紛,有不少老臣言說此事有壞軍心,必然折損軍中士氣。

大宰為內廷之首,與君王最是親近,此時向前言說:

“軍中殺勝將,自古無此理。

此事還需大王慎重處理,不能寒了這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之心。”

帝乙緩緩點頭,開口道:“眾愛卿,可有人為子受辯護?”

少師聞仲越眾而出,躬身道:“大王,此事另有內情,何不聽子受之言?”

有幾位大臣紛紛開口:

“再有內情,焉有將得勝而斬的道理?”

“王子無故殺將已成事實。”

“大商以軍武立國,先祖四處征伐才有如今之盛世,如何能荒廢根本?”

聞仲略微皺眉,此時已是醒悟,自己站出來太早了些。

“咳!”

忽聽一聲輕咳自大殿靠前的角落傳來,眾大臣半數停下言語,道道目光朝那近來越發蒼老的老臣看去。

自是李長壽的【官】字紙道人,帝乙的六卿,商國大史。

李長壽緩聲道:“大王,此事何不交由比干大人處置?比干大人斷案如神,朝歌城無冤假錯案久矣。”

比干扭頭看了眼李長壽,心底暗自嘀咕,這老大史平日裡與自己毫無關係,沒想到竟會舉薦自己。

七竅玲瓏心一轉,比干頓時明白,這或許是兄長之意。

大史這個老狐狸,平日裡低調的很,但在朝中卻是人緣極好,不少官員升遷都有他背後的影子,也是得罪不起。

帝乙嘴角露出淡淡微笑,看向了左首的比干,溫聲道:

“王弟,你覺得此事如何處置?”

比干邁步而出。

瞧這曾得闡教支援長達半個月之久的王弟,身形修長、面如冠玉,此時也已邁入中年,少了許多銳氣、多了幾分沉穩。

他有七竅玲瓏之心,為人卻從從不八面玲瓏,極其剛正;

他擅揣摩人心險惡,卻從不為權貴求情而網開一面。

朝歌城中人人皆有唱誦——【朝歌有個子青天,七竅玲瓏辨忠奸】,說的就是比干。

比干沉吟幾聲,對帝乙躬身行禮,而後道:

“大王,愚弟以為,無論是哪般案件,都應聽取雙方之言,收集足夠證據,才可做出合理的判斷。

當請子受侄兒入內,陳明此間內情。”

帝乙笑道:“既然王弟有此一言,讓子受入殿言說內情吧。”

殿外,子受先抬頭一拜,隨後才慢慢站起身。

他握持腰間佩劍,緩步邁入大殿中,雙目清澈,神態輕鬆,但在目光掃過兩旁大臣時,目中有銳光湧動,讓不少老臣心底頗感不安。

當下,子受按李長壽提點之法,先立仁義、推武德,再混淆那兩名武將罪責,將他們以‘換軍服收編戰俘’,改為‘為戰功不惜將戰死敵軍衣袍穿在平民身上’,並未說是收編為戰俘,還是直接殺了,直接說了句‘其情何其殘忍’。

隨後子受轉移矛盾,說那兩名武將持功而驕,對他最初懲處不服,意圖煽動軍眾譁變,並與此地跪著的不少將領,暗中通氣,欲要落他王子子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