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如此,他養成了非常膽小的性格,但是架不住他的王妃——裘氏的膽子大。
裘氏出身於豪門,在京師影響力極大,而裘氏的母親,則是出身於會稽郡的大家族。
現在這會稽水軍的頭目,就是裘家的子弟,水軍裡還有裘氏母系一族的不少子弟。
公孫家的船在入海口就被盯上了,不過直到快抵達金陵了,會稽水軍才出面攔截。
寧王膽小的名聲,在會稽郡傳得比較開,公孫家以為奉上一筆好處,就可以透過了。
然而水軍的態度異常強硬,說你這私運大批戰馬是謀逆之罪,乖乖地把馬留下,再交一筆罰金認罪,我們就饒你這一遭。
公孫家族的子弟,也不是什麼好脾氣,說勞資這馬是支援博靈軍方的,你敢再扣帽子,信不信勞資弄死你?
雙方甚至發生了一些小小的戰鬥,公孫家的子弟雖然修為高,但是他們的優勢是在陸地上,水上作戰的能力,要差很多。
所幸的是,公孫家的名聲在外,會稽水軍見到對方來勢洶洶,也沒敢下重手,雙方沒有人死亡,僅僅有十來人受了輕傷。
情勢發展到這一步,就有點失控了,公孫家也知道,跟軍隊打起來是大忌,於是馬上聯絡京城中的關係,把事情捅上了朝廷。
這時候,他們也不隱瞞什麼了,說我公孫家心憂黎庶,目前三湘郡治安情況不太好,博靈軍役使王志雲回京公幹的時候,找到了我公孫家在京城的長老。
我們有感於王軍役使的人格魅力,決定贈送博靈軍方兩千匹駑馬,以供驅策。
這話並沒有明說,公孫家長老在京城幹什麼,但是隻要訊息靈通的人,就知道幾個月前,公孫家的準證在證真時遇襲,跑到京城求醫,順便求庇護。
能想到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公孫家並不是心懷叵測,而是有充足的回饋朝廷的理由——若是沒有朝廷的庇護,公孫不器別說療傷了,沒準還會被人追殺。
公孫家肯定也希望朝廷穩定,穩定的秩序,才能對宵小保持足夠的威懾。
會稽水軍原本是要悄悄吞下這兩千匹戰馬的,見事情捅到了上面,馬上自辯,說私運戰馬就是重罪,這麼大的一批戰馬過境,夠得上謀逆之罪了。
我會稽軍方,不可能私縱其過境,想要我們放行也行,從軍役部把一應手續辦下來。
他們甚至表示,公孫家說是要將戰馬送到博靈郡,但是真的能送到哪裡,那也是……呵呵,沒準回頭在三湘郡見到這批戰馬了呢。
這話實在有點惡毒。
公孫家和會稽水軍的官司,令朝廷也非常為難。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公孫傢俬自運送了大批戰馬下江南,絕絕對對是犯罪,尤其是這麼大的數量,夠得上謀逆之罪了。
但是公孫家不但有自辯,還有博靈郡軍役使王志雲在跳著腳大喊:尼瑪,我博靈郡盼馬盼得眼睛都藍了,但是軍役部給的,還是不夠啊。
我豁出去臉皮不要,弄到一批贊助,我容易嗎我?
至於說為啥偷運,這需要解釋嗎?
我大明大方地運的話,兩千匹馬一路運到博靈,能剩下兩百匹嗎?
萬事都有例外,眼下是非常時期,公孫家的辯解,邏輯能夠自洽,還有一郡的軍役使作證,博靈郡討馬,前一陣還弄出了不小的陣仗,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甚至軍需司的黃司長被搬倒,導火索都是因為這件事。
所以,此事就不能套用慣例來對待——朝廷不能讓心懷天下的義士心寒。
然而話說回來,軍役部也不可能把手續辦全,朝廷行事自有法度,公孫家和博靈郡如此行事,我們是能理解的,但是充其量,我們也就是不計較。
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