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挑戰。
於是,古昊開始讓部落的人在外出時收集各種蟲子,無論是不是毒蟲,都要找回來。
這是因為昆蟲對鹽分非常敏感,只要找到一種最敏感的昆蟲,就可以利用它來尋找鹽井。
這是一項需要耐心和時間的任務,但古昊知道,這是他目前最好的選擇。
即使決定尋找鹽源來醃製食物,古昊並沒有放棄燻魚的方法。
因此,許多部落的成員和贖罪者仍然需要去捕魚。
周圍幾個部落遷走後,蠱蠻部落現在擁有了十五條河流。
族人們手持漁網,肩挑魚簍,沿著河岸行走,他們面板被陽光曬得黝黑,身軀卻越來越強健。
他們在河流中投下漁網,然後靜靜等待,直到魚兒被網住,他們才會收網,把魚兒裝入魚簍中。
每當夕陽西下,族人們就會把一天的勞動成果帶回部落。
他們互相幫助,將魚兒從魚簍中取出,然後開始用柴火熏製。濃煙在空氣中瀰漫,帶著魚兒被燻烤的香味。
這個場景充滿了困頓與希望,每個人都明白,他們正在為部落的存活而努力。
而古昊則在部落中忙碌著挑選昆蟲。
他將一隻昆蟲放入一個小迷宮中,看它是否能找到帶有鹽味的食物。
如果不行,他就換一隻,然後再試。
這個過程繁瑣而耗時,但他知道,只有這樣,才可能找到能幫助他們找到鹽源的昆蟲。
部落裡的幾位蠱巫也參與了這項工作,連部落的族長凕也不例外。
他們一起挑選,一起試驗,一起等待。
十個日落過去了,蠱巫們嘗試了數百種昆蟲,但都沒有找到滿意的結果。
就在古昊準備放棄的時候,凕的沙啞聲音在他耳邊響起:
“古啊,你要找的蟲子,我好像找到了。”
這聲音在夜色中顯得特別醒目,古昊轉過身,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古昊進行了幾次測試,這隻與合甲蟲有些相似的昆蟲準確無誤地找到了鹽。
這個結果讓古昊喜出望外,於是這隻甲蟲被他命名為“鹽蟲”。
古昊立刻著手開始培養這隻鹽蟲。
正好骨甲蜈蚣已經完全度過了蛻變期,已經有一米五的長度,不再需要古昊提供鮮血祭養。
然而,這種普通昆蟲肯定不能以蠱蟲的方法來培養。
古昊只能將自己的鮮血混入幾滴在鹽蟲的食物中,並且每天都在訓練鹽蟲尋找到鹽才能獲得食物的能力。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三十個日落後,古昊估摸著應該已經進入了秋天。
此時的蠱蠻部落已經增長到了九百人,其中成年男子就有四百人。
古昊的教導下,部落中的女子已經學會了用乾草編織的麻繩,做成簡易的草衣,草鞋等。
這些新學會的技能不僅提高了部落的生活水平,也讓部落的人們能更好地應對即將來臨的寒冷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