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吸收著陽光和海水中的養分。
隨著它們的生長,這些生產者逐漸連線在一起,如同一片巨大的“菌毯”在海洋上蔓延。
蟲群的腦蟲們隨之將這種新生產者命名為:菌毯!
它們從海水中吸收養分,透過光合作用轉化能量以及吞噬細胞吸收陽光攜帶的熱能,將這片海洋變為它們的領地。
大量的海洋生物開始受到影響,不少生物因為無法適應這種全新的生態而滅絕。
被菌毯籠罩海洋生態開始向著這個全新的生態系統轉變。
原本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開始變得單一化,成為蟲族的世界。
這種菌毯形態的生產者不僅在規模上有所突破,更在結構上進行了全新的設計。
它們以一種疏鬆多層次的方式生長,整個菌毯就像是一座立體的多孔組織,按照不同的深度和層次進行佈局。
最上層是那些體積最大,形態最為複雜的生產者。
它們像是一個個微型的森林,擁有複雜的分支和葉子結構,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陽光。
隨著深度的增加,生產者的體積逐漸減小,形態也變得更加簡單,但它們的數量卻大大增加。
這種多層次的生長模式不僅增加了菌毯的生產能力,更提高了它們的能量吸收效率。
每一層生產者都能夠在其所在的深度範圍內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而且不會相互遮擋。
陽光可以層層透下,沒有被前一層生產者吸收的能量被後一層生產者充分利用,使整個菌毯的能量利用率達到了最大化。
這種菌毯形態的生產者不僅具有強大的生長能力,還具有極高的浮力。
蟲族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在其上佈置防守力量,以對抗來自海面上生物的攻擊。
因為這些生產者的菌體結構十分鬆散,充滿了氣體,這使得它們能夠在海面上漂浮,而不會沉入水底。
蟲族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在其上構建自己的防禦工事。
在菌毯上,蟲族可以建造自己的巢穴,或者利用已有的空隙建造自己的藏身之所。
由於菌毯具有強大的浮力,可以抵消掉大部分的重力,使得蟲族可以輕鬆地在上面移動,甚至可以在其上跳躍和攀爬。
這樣一來,蟲族就可以在菌毯上佈置強大的的防禦力量。
同時,菌毯也能夠為蟲族單位提供豐富的養分和能量,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生長和繁殖。
在初始海域,蟲族的軍團已經橫掃了數百個地方。
所到之處,無論是船隻還是島嶼,都被菌毯那強有力的觸鬚控制住,然後慢慢侵蝕。
這個迅速擴張的帝國,已經漸漸變得不可阻擋。
大量的二代刺蟲在這片海域上佈置了密集的防線,它們不僅外骨骼堅硬如鐵,面對敵人的攻擊,刺蟲能迅速出針,用劇毒刺射入敵人體內。
每一個刺蟲都像是一個活動的槍塔,它們的尾刺能迅速讓敵人並失去戰鬥力。
與此同時,數不盡的酸液蜻蜓在上空盤旋,它們是空中的毀滅者。
菌毯的生長速度完全不遜色於之前的浮萍。
甚至因為有了吞噬細胞,菌毯的生長速度變得更加恐怖。
這些吞噬細胞就像是不斷增大的個體,它們可以吞噬其他弱小的生物,然後吸收能量和物質,使得菌毯的面積不斷擴大。
菌毯在海面上迅速蔓延開來,它的邊緣不斷突破界限,彷彿在蠶食著整個海洋。
海面上覆蓋的菌毯越來越多,它們像是一片片綠色的蘑菇,在海面上漂浮著,不斷吸收著陽光和海水中的養分。
這些菌毯的生長速度極快,往往一瞬間就能覆蓋數十平方米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