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部分

蜂、壕橋等零零種種十數種之多,可謂是五花八門樣樣齊全。

雖然此時還是唐初,很多後世常用的攻城器械該還沒有發明出來,最少炸藥包這對於城牆,城門能夠起到毀滅性的東西還沒有發明出來,這讓張陽稍微安心一點。

但是在這個時代的攻城利器實際上已經是出了不少了,如何能夠讓張陽安心。

華夏自打夏朝有了城郭之後。可謂是圍繞著城牆做足了文章。

就拿今天的攻城戰來說,突厥人只是用了雲梯和飛梯而已,連衝車都還沒用出來。

更不要說,一直以來攻城最重要的利器投石車了,這對守軍以及城牆都是有巨大殺傷力。

投石車在古代稱為‘砲’。相傳砲發明於周代,叫“拋車”。 作為攻堅的手段。其實投石車就是中國象棋黑方的炮。

《范蠡兵法》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三百步”。拋石機利用槓桿原理,將石頭拋射出去。由拋杆,拋架和機索三部分構成。拋杆設一橫軸,頂端連有一副皮兜繩;機索由數十上百根繩索組成。每根繩索需要1——2人拉拽。

東漢時期,投石車已成為備受重視的攻城戰具。公元200年,曹操袁紹戰於管渡,曹軍使用一種自行砲——霹靂車攻破袁軍壁樓,大獲全勝。

關於霹靂車的形制可參見《紀效新書卷四》:“砲車 以大木為床,下安四輪,上建雙陛。陛間橫括,中立獨杆,首如桔槔狀其杆高下長短大小,以城為準。……其旋風四腳亦隨事用之。” 。

投石車是利用槓桿原理拋射石彈的大型人力遠射兵器,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

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槓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槓桿原理將石塊丟擲,這就是古代的戰爭之神了。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楚軍秘密準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

後來戰國四名將之一的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才攻下了楚國,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隨著技術的發展,投石車也越來越先進,很多三國遊戲中的“霹靂車”就是戰國時代投石車的改進形。中國的投石機在唐宋時到達高峰。

唐宋以後,投石車的使用更為普遍。據記載,投石的種類達十幾種。大體分為輕,中,重三類。輕者由兩人操作;中者幾十人;至於重者,高達數丈,發百斤石彈,動輒上百人前呼後擁,排場極其壯觀。

氣勢直逼當紅的“大脘兒”,當然,砲也確是攻防戰的明星,宋代的陳規在《城守錄》中感慨的寫到“攻守利器,皆莫如砲。攻者得砲之術,則城無不拔;守者得砲之術,則可以制敵。”如此可見一斑。

宋代兵書《武經總要》中說,“凡炮。軍中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足見對投石車的重視。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八種常用投石車,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二百五十人,長達八點七六米。發射的石彈四十五公斤,可射九十步。

這裡必須指出,《武經總要》可能是出於保密或者故意誤導敵人的目的,將發石車的射程大大縮小了,實際上根據別的古籍記載和現代科學計算模擬,這種投石車的發射距離不少於五百米,這在冷兵器時代,可說是超遠端打擊了。

中國是北宋南宋時期發明的對重式投石車。金國在滅亡北宋的汴京之戰中,一夜之間架設拋石車五千餘座,在汴京長達五十里的城牆外同時向心突擊,金軍發射了無數的石彈,以至於汴京郊外當時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