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安插到了衛所和其他部門,但是撫卹的田土也還是第一批進行發放,以安軍心。
除去這些非現役的軍官士卒外,分地的順序則是按照入伍的時間排序,首先的便是大蘭山時代經歷過四明山殿後戰的那支老南塘營。而後則分為天台山時期、收復府城前以及在此之後入伍計程車卒,以及最後的備補兵。
這項工作非常緊迫,因為夏收剛剛完成,夏種即將開始,雖然第一次的收穫陳文不會去收取稅賦,但是儘快完成才能在明年從那些軍租田裡收取到支撐繼續作戰的軍糧儲備。
作為分地的順序中最優先的那一批,先前還在龍游縣的傷病營裡養傷的石大牛也在第一批的輪休人員回返府城後從老營裡領到了分配的田土。
石家分到軍田位於金華縣的塘雅鎮以南的一個村子,距離塘雅鎮實際上並非很遠,胳膊受傷的石大牛趕到塘雅鎮的百戶所後將自老營拿來的分田文書一交,沒過一會兒就定下了今天一早衛所的軍官和吏員前來協助分地的事情。
分地之事涉及甚多,所以往往會有所拖延,但是石家在那村子裡已經分過一份田土,百戶所的百戶知道石家當初是兩兄弟一起在大蘭山上投的軍,便提前做好了工作,只等石大牛回來。因為只有拿到了蓋著老營大印的文書才可以向千戶所繳納回執,從而完成這項上峰三令五申的重要工作。
一大早,石大牛便起了身,顧不得去吃熱騰騰的早飯便趕去村口等著。雖然是現役的南塘營伍長,但是石大牛可不打算在衛所的地盤上充大,不僅僅在於百戶在軍中的階級遠比他要高,而且畢竟是人家來協助自家劃分田土,再說這世上縣官不如現管,無端端的得罪了正管他們的衛所軍官弄不好就會被人穿小鞋,所以此刻還是早早在村口等著為妙。
長久在軍中養成的習慣,使得即便胳膊上有傷,石大牛也沒有倚在哪,或是蹲在地上的打算,迎著陽光筆直的站在村口,一動不動,就彷彿是他還在軍中輪值站崗那般挺立。
偶有村民自村口而過,看到他的站姿不由得讚一聲威武,更有些到村外小溪去洗衣物的大姑娘小媳婦私下裡交流著新近搬到村中的這戶人家,不僅分到了大片的土地,而且還不必繳納稅賦,儼然是一戶小地主模樣。此刻見到一看就是老實本分人的石大牛,一些姑娘家裝束的女子不由得小臉微紅,不知在想些什麼。
“大哥。”
聽到了村中匆匆而來的腳步聲,石大牛轉身正好迎來了他的幼弟。石家人丁興旺,他父親那一輩人還都在紹興那邊且不提,他家中父母俱在,他是頭大的兒子,除了已經陣亡了的二弟,家中還有兩個妹妹和這個還不到十二歲的幼弟。當初若非是有幸從軍,只怕不必等到清軍圍剿,就要賣兒賣女,否則僅靠著他和他二弟出賣勞力,這一家弄不好就會餓死人的。
因為滿清苛捐雜稅以及租種的那戶縉紳借提高租子這雙重打擊下,失卻了祖傳的田土,石家一度走在了家破人亡的邊緣。
所幸那段飢寒交迫的日子早已遠去,自從當了陳大帥,現在的臨海伯陳爵爺的兵之後,即便是在天台山那段日子,加上以工代賑,一家人也總能吃飽喝足,到現在更是分到了不必繳納稅賦的田土。只可惜他的二弟卻在月前戰死於府城的武庫,否則這一家人該是何等的幸福。
他的幼弟提著一個竹簍,裡面是石大牛沒有來得及吃喝的早餐和水罐。摸了摸肚子,長期在軍中按時吃飽飯,此刻也確實是餓了。石大牛拿起了餅子,就著醃製的小菜大口大口的吃著,腦子裡卻想起了軍中的大鍋飯,尤其是訓練和作戰時能分到的那份肉菜。
娘做的,比軍中的伙伕做得好吃,可惜家中很少能吃到。眼下分了地,應該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一個肉菜裡面光是菜看不到幾片肉了吧。
稀里嘩啦的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