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中南半島一年出產的糧食,巔峰時期足夠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吃。
我要求不多,只要那裡能每年透過海運,運送可供五億人食用的大米回到大康的各個港口,那就是莫大的幸福。
而且中南半島不能留下那些土著猴子們,除了就近的可以訓化之外,其餘的男性全都可以被抓去開荒。
女性最好,可以給移民到這邊的大康民眾們當老婆。
移民不但可以減輕國內的耕地壓力,更可以讓我們佔領更多的地盤。
兩三代之後,這裡便會成為大康神聖不可侵犯的自古領土,再也不會和我們分開。
但要注意一點的是,一定要打通從雲南和廣西跟中南半島的通道!
不能只有湄公河,還必須要如同秦直道一樣的通道,形成和中華大地上的公路交通網,這才能保證不會成為飛地,一旦遇到什麼問題便佔據為王,從而離開中原的統治。
秦直道的修建在平原上都很難,更別說是中南半島的雨林、多山地帶了。
歷朝歷代不是沒有目光遠大的君王,他們也不是不想開疆闢土,而是多限於當時的生產力條件,所以沒辦法把這些土地給收入中華。
比如你單單憑藉著古代的肩挑背扛、人工鋤頭挖掘,怕是數十年都不可能完全修好一條秦直道。
耗費這麼大的人力物力,得到的卻是雨林眾多、蚊蟲蛇鼠眾多、瘟疫瘟障四發的地方,你說有什麼用?
因此他們放棄了,是一個很現實的選擇。
但這個困難,在我這裡,卻有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式。
我同時就在做炸彈實驗室。
現在的苦味酸炸彈威力已經足夠大了,等到後來,各種黑火藥炸彈製造出來,一路的這麼轟炸過去,攔路的山就給炸了,攔路的河就修建大橋、攔路的雨林全部給用汽油給燒了……年就能徹底做出幾條秦直道出來。
只要我不怕破壞這些生態環境,那麼就一定有辦法。
反正我不需要那麼多的土地,特別是和我們雲南、廣西交界的地方,沒有任何阻礙的順暢交通條件,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我們能和中南半島的子民互相交流,大家有著共同的文化、祖宗和信仰,就不可能分割得開。
不信你們想一想?
在古代除了我們華夏,還有哪個國家能維持這麼兩千年的大一統?
沒有!
連之一都沒有!
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有著全世界所有民族和國家都沒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只要成了我中華的家人,就永遠不可能分割得開。
分割開的,只是因為他們本身就不是我們一家人。
從我華夏而去、有著雲、桂兩地的相連,有著不斷的交流往來,有著我中華的官員、教育、生活體系維持著,中南半島絕對不可能遠離我們。
哦,對了!
我也是昏了頭。
雲南現在還是南詔呢!
想要把雲南給打造好,這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到時候只能一同把雲南處理了,從中原大地遷移過去百萬甚至千萬的民眾,才能保證這裡的戰略地位穩固。
……
不知不覺一個紅薯,就讓我的思維發散得如此之遙遠。
但這也不是什麼胡思亂想。
紅薯其實不僅僅代表著紅薯,它所指的就是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這個說法在任何時候都是對的。
哪怕是現代,你敢說這事兒不準確?
那非洲那些的戰爭災難死傷的人多一些,還是因為吃不飽飯死的人多一些?
特別是在古代,糧食安全就是一切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