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禮王。
想殺又殺不得,反而是要看著他還在身旁噁心人的活著。
說不定景和帝長時間沒有恢復,原因之一就是這個。
現在繼任的皇帝做惡人,景和帝又不用擔當惡名,那是最好不過了。
……
從太上皇寢宮區域出來,柳銘淇便把這個決定寫了一份中旨,給文淵閣和宗人府送了過去。
宗人府的摺子跟著便回來了。
“皇上聖明。”
這是肅王寫的。
作為嫉惡如仇的宗人府宗正,肅王平日裡對於那些作奸犯科的宗室子弟都不放過,你更別說像是禮王這樣的忤逆親王了。
肅王比柳銘淇還想要早點清除這個宗室中最大的敗類。
在他催促了之後,柳銘淇這麼快便決定了,而且是如此決然的旨意,他當然是很歡喜。
文淵閣的摺子來得晚了一點。
不過抬目看過去,五位丞相還是都一一簽名畫押,同意了皇帝對於禮王的賜死決定。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皇家的家規容不得禮王這種忤逆人倫的宗室,國法那就更加不能容忍了。
禮王的作為,已經是跌破了為人臣子的最低底線。
倘若不把他正法了,以後人們還願意相信朝廷剷除罪惡的堅決決心嗎?
可想而知,許多罪犯便會說,連禮王都不死,你憑什麼要我死?
如此,尷尬不尷尬?
同時這也是群臣們對太上皇的最後一個交代。
太上皇是個不錯的皇帝,現在唄禮王弄得這般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丞相們自然也想要幫他報仇。
如今皇帝出面,自己承擔責任,他們沒有理由不附和。
在大康,想要賜死一個親王,光是皇帝說沒有用,還得宗人府、文淵閣一起贊成,才能有效。
這也是太祖當初定下來的規矩,為了以防萬一。
沒想到八十多年之後,終於是用上了!
於是,禮王的命運便這樣被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