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也,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這段話是孟子論述“浩然之氣”的唯一章節,用來形容正氣最為明確且最為詳盡,文天祥的《正氣歌》,就是根據此段論述而作的。
段宇鍾還研究了後人的註釋,打算將孟子和文天祥的“浩然正氣”的修煉方法再現出來。
註釋上說:“蓋人之理性,所以異於其他生物者,惟在認定是非,辨明直枉,不以利害動,不以勞逸改,義之所在,恆必由之,人類由此,則治安而能久;
舍此不由,則危亂蜂起。不可終朝,如此善惡而途,朗列於吾人之前。
賢聖有作,教人明於此理,擇其善者而固執之;所謂道也,吾人愈明此理,則愈知固執於善,知此善之不可須臾離也。
故造次之間,顛沛之際,念念所繫,跬步之行,無往而不守此,不以外物而套,不以生死利害而有所變,則道與義兩者鹹得,是乃一事,非有二也。
人能長系此念,則義理積於胸臆,與道為徒,養成剛大之氣,仰則不愧於天,俯則不怍於人,所謂:“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
如此者,其志,其氣,直將充塞天地;語其光明正大俊偉之象,故曰“浩然”也。
養此誥然之氣之要領,即在“行慊於心”,慊者,無愧怍,充實安適之謂,凡人行事,問心而慊,則正氣自生,毫不餒怯矣。
如是積累,自有浩然氣象,若行有不慊於心,則無由配義與道;義之不集,其何以直養無害哉?
是故必須明於義理,遵道而行,事事皆慊於心,集之以發為正氣,非義襲而取之也。”
而在文天祥的《正氣歌》中,“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就是整首詩的綱領,可見孟子這段話的影響。
段宇鍾老家所在的農村,因為比較偏僻,所以風氣比較保守,段宇鍾從小又比較乖,所以,可以說是受傳統倫理道德的影響比較大。
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了這些傳統經典,段宇鍾本能地被其深深吸引。
而且,因為段宇鍾以前心有愧怍,也希圖這些經典和聖賢教誨能夠拯救自己。
所以,當現在段宇鍾已經修煉頗有成效,決定選擇一種學說當自己的人生觀依教奉行時,段宇鍾就選擇了孟子、文天祥兩人一脈相承的浩然正氣理論。
段宇鍾本來就偏好孟子,恰好,因為他身上充塞著浩浩蕩蕩的陽氣,段宇鍾就想將之轉變為浩然正氣。
如此,既能消化這些陽氣,不讓其成為身體內部的火藥桶;也可以得到一門厲害功法。
所以,段宇鍾在閉關期間,修煉黃庭經之餘,還有一項內容,經常誦讀《正氣歌》,揣摩孟子的這段話還有註釋,時時依教奉行,讓自己的行為和念頭都符合義理,時時心無愧怍。
除了之前的註釋,《大學》裡講道,“如惡惡臭,如好**,此之謂自慊。”
這句話闡述得更清楚,人要想“心無愧怍”,達到“自慊”,除了要遵照聖賢義理而行以外,還要對自己坦誠,遵循自己本心。
否則,修成“偽君子”雖然可以自欺欺人,但卻無法真正做到心無愧怍,浩然正氣也與之無緣。
當然,放縱和任性並非對自己坦誠。因為貪嗔痴慢疑等人固有的毛病會矇蔽人的心智,會讓人有種強迫症。
比如,段宇鐘上大學時,他們到了下午一點多,明明已經很餓了,卻因為玩遊戲、看小說等,就是不願去吃飯。
比如,人們本來知道在喝酒就醉了,但因為礙於面子,或者想拼酒,或者想一醉解千愁,結果還是讓自己